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的概念以来,许多研究者对儿童心理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使该领域成为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中最活跃最多产的研究课题之一。 所谓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的行为作出因果性的解释和预测。根据认知领域特殊性观,这种关于心理状态的知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领域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与儿童的道德、社会性及交流能力的发展密切关联,并对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的互动有重要意义。 20世纪80年代早期,心理学家Wimmer和Perner首创“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研究者把儿童是否能通过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标志。这里所指的信念是指对某事信以为真,它反映客观世界的情形,是我们对世界的心理表征,人们以此获得对世界的认识。如果信念内容与客观世界相符合,则信念就是真实的;若不符合就是错误信念。经典的误念任务研究表明4岁左右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或显著的变化。4岁儿童能论证他人如何拥有和他们自己不同的信念并按照这种信念行动。基于上述的观察和实验事实,研究者试图对这些事实提供理论上的解释。其中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几个理论:模块论、模拟论和理论论。模块论强调了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模拟论说明了儿童最初是如何获得对他人心理的理解的。而理论论强调了我们关于心理知识的系统性、关联性和一致性。 随着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研究者对经典的实证研究方法和结果提出了置疑,认为经典的实证研究方法误表了儿童心理理论的能力。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理论解释也面临着挑战。首先,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通常是向儿童讲述一个故事,即使反应方式不需要语言,但只有当儿童理解这个故事和实验者的问题时儿童才有可能回答正确。所以儿童不能完成任务也许时语言能力障碍,这一点是经典误念任务最大的不足。其次,任务模式的改变会影响儿童在心理理论任务中的表现。 在任务模式的改变中对儿童欺骗行为的研究已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而且这方面的研究也己成了心理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特殊领域。所谓欺骗是指意图培养他人的错误信念,以至于使他人产生错误或进入某一误区的行为。如果儿童能够成功的欺骗,首先必须推测被骗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明确自己的心理状态于对方心理状态之间的差距,并具有明确的误导对方的目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是欺骗行为成熟的关键。许多心理学研究者已明确指出:欺骗能力是儿童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儿童只有获得了一种完整的心理理论之后才能获得欺骗能力,有些研究者甚至把欺骗视为是错误信念理解的一个明确标志。 本文试图把欺骗任务置于装扮游戏中。因为,在理论探讨方面,有研究者提出装扮游戏和心理理论都依赖于对心理表征的理解。从研究实践来看,许多研究发现装扮游戏和社会理解之间存在正相关,并认为装扮游戏可能是心理理论发展的动因。 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础之上,以3一5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试图考察(1)3一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下完成心理理论任务的一般状况。(2)3一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下完成心理理论任务的年龄及性别差异。(3)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心理理论的实证研究和理论解释的跨文化一致性。研究使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 (1)3到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下对错误信念问题的理解情况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2)3到5岁儿童在装扮游戏中的欺骗任务模式下对错误信念问题的理解情况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正确回答错误信念问题的比例不断提高,表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发展的。 (3)儿童从4岁开始能够比较普遍的通过错误信念任务,这与国外的同类研究结果相一致。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文化下的儿童大致在相同的年龄达到了对信念一愿望推理的认识,拥有了心理理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