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小球藻降解餐厨垃圾消化沼液的试验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7391555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采用厌氧消化技术处理餐厨垃圾较为普遍,而对餐厨垃圾处理后形成的厌氧消化沼液如何处理研究较少。本文成功地运用小球藻处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不仅使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得到了去除,也让小球藻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中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实现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资源化利用。本研究首先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进行了预处理,使小球藻以异养的方式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中成功生长,并对小球藻处理厌氧消化沼液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试验借助正交试验探讨了小球藻接种量、pH、温度、C/N和消化沼液浓度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中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其中,污染物以COD、总氮、氨氮和总磷为主要指标,同时分析了这五种因素对消化沼液中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其次,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对小球藻降解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控制条件进行了优化,构建了COD去除率、总氮、氨氮、总磷和小球藻生物量的二次曲面方程,确定了五种指标分别最优和总体最优时的控制条件;最后,对控制条件优化阶段的五个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确立了两个主成分和综合评价函数,对响应面优化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分。通过上述试验和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利用小球藻处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过程中,小球藻接种量、pH、温度、C/N和消化沼液浓度五个因素对COD、总氮、氨氮、总磷去除率的影响顺序分别是温度>接种量>消化沼液浓度>pH>C/N,温度>消化沼液浓度>pH>C/N>接种量,温度>消化沼液浓度>接种量>pH>C/N,温度>接种量>pH>消化沼液浓度>C/N,对消化沼液中小球藻的生物量影响按大小排序是温度>消化沼液浓度>接种量>C/N>pH。(2)在控制条件的优化过程中,建立了COD去除率、总氮去除率、氨氮去除率、总磷去除率、小球藻OD517的二次响应曲面方程,其中,小球藻接种量和消化沼液浓度的交互作用对COD、氨氮以及总磷去除率去除率影响较大,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总氮去除率和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不大。经过最优化计算,确定出COD去除率、总氮去除率、氨氮去除率和总磷去除率分别最优时为97.76%、92.15%、95.27%和97.81%,小球藻最优OD517为2.04,相当于小球藻干重1.021g/L。(3)通过主成分分析,在五种指标中确定了两个主成分,建立了主成分Z1、Z2的函数。五种指标中对主成分Z1有较大影响的是COD去除率、总氮去除率、和小球藻OD517,对主成分Z2有较大影响的是氨氮去除率和总磷去除率。对控制条件优化阶段的试验结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试验条件与经过响应面试验总体最优时得出的条件相接近。(4)结合控制条件对小球藻处理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沼液的影响和控制条件优化的试验结果,得出五种指标总体最优时的条件是接种量为15.74%,pH为7.19,温度为35℃,C/N为25,消化沼液浓度为40.58%。该条件下试验结果的综合得分为1.419,此时COD去除率、总氮去除率、氨氮去除率、总磷去除率分别达到97.47%、90.70%、91.62%和95.36%,小球藻的OD517达到2.03,相当于小球藻干重1.016g/L。
其他文献
一、教育观念:以学为本 因学行教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为什么要以人为本,如何因学行教.任何教育实验首先是观念的变革,教育观念没有真正转变,教育改革也只能
目的:通过荧光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胃泌素-17(G-17)浓度,评价其与糖尿病及糖尿病患者病程长短的相关性。方法:抽样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1月,在安徽中医药大
会议
随着我国月球探测计划的开展,基于视觉的探测器月球表面软着陆的相关技术研究正在进行,陨石坑是月球表面最常见的物体。基于图像的陨石坑识别技术作为探测器自主障碍检测中的一
隧道照明作为保障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提高运输能力的重要手段,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了必要的安全行驶视觉环境,保证了驾驶过程的舒适感。照明工程质量的评定,需要对隧道照明质量
<正>陨石坑是小行星或彗星高速撞击行星及其卫星表面形成的凹坑或环状地质构造,早在2010年新华网就报道过,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鸣率领的研究团队,历时3年,成功
为设计合理的轿车总装线和提高生产效率,分析了其总装工艺流程及特点。建立装配线负荷平衡的数学模型及在3种不同阶段时的目标函数,确定了设计参数的上下界限并分析了各种启
目的:调查内科护士的焦虑状况,分析具体原因,予以适当的管理对策,以调整内科护士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浙江省天台县中医院46名内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
由于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我国流域沿岸建设了一批技术含量低、能耗物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导致大量污水排入河流,水质急剧恶化,水污染事故频发,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