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有关幼儿视频词汇学习的研究发现,幼儿在视频中词汇学习的效果没有在现实中学习的效果好,这种现象被称为“视频缺陷”(Video deficit)。对于视频缺陷存在的原因,双重表征理论认为是由于幼儿不能理解符号物体的双重属性,不能将符号本身与符号代表的物体进行联系。那么通过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引导幼儿对视频中的物体与现实中的物体进行联系,是否能改善他们的视频词汇学习?本研究采用经典的词汇学习范式——快速映射(Fast mapping)范式,通过三个实验,来考察这一问题。
在快速映射范式中,被试会同时看到两个物体,一个是熟悉的物体,另一个是不认识的,同时听到一个新词语。被试可以推断新词语指的是这个不认识的物体,建立新词语和陌生物体的映射关系。实验一采用经典的快速映射范式考察幼儿是否存在视频缺陷。一组幼儿在实物条件下学习新词语,另一组幼儿在视频条件下学习,测量幼儿的快速映射能力和对新词语的保持能力。结果表明,不管是快速映射能力还是对新词的保持能力,幼儿在视频学习条件下的正确率都差于实物学习条件下的正确率。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在快速映射学习范式下,幼儿同样存在视频缺陷。
实验二采用调整后的快速映射范式,探讨引导幼儿建立视频中物体与实际物体的联系,是否可以提高他们的视频学习效果。实验者让幼儿每次在学习新词语前,接触快速映射范式中将出现的熟悉物体,并用语言引导被试关注到这个实际的物体与视频中出现的物体相同(相同条件),通过这样的操纵方式引导幼儿建立视频中物体与实际物体的联系。为了和这个实验组进行匹配,对照组是幼儿手上拿着和快速映射范式中出现的熟悉物体不同的熟悉物体(不同条件)。结果表明,在视频学习条件下,幼儿在对新词的即时保持方面,相同条件下的正确率高于不同条件。说明引导幼儿对现实与视频进行联系可以提高幼儿的视频词汇学习效果。但是,幼儿在实物学习条件下对新词语的回忆正确率仍旧高于视频学习条件,表明虽然实验操作提高了视频学习的效果,但无法完全消除幼儿的视频缺陷。
实验三考察在没有语言提示的条件下,通过让幼儿接触一个与视频中物体相同的物体,幼儿是否会主动关注实物和视频中的物体的关系,从而提高在视频词汇学习任务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对新词的即时保持方面,在相同条件下的正确率高于不同条件。说明幼儿都会主动的将视频与现实进行联系。
通过三个实验,本研究发现:首先,2-5岁幼儿的快速映射能力很好,但是保持能力较差;其次,引导幼儿理解视频与现实的联系可以帮助幼儿对视频中物体的双重表征,从而促进对新词的记忆保持。
在快速映射范式中,被试会同时看到两个物体,一个是熟悉的物体,另一个是不认识的,同时听到一个新词语。被试可以推断新词语指的是这个不认识的物体,建立新词语和陌生物体的映射关系。实验一采用经典的快速映射范式考察幼儿是否存在视频缺陷。一组幼儿在实物条件下学习新词语,另一组幼儿在视频条件下学习,测量幼儿的快速映射能力和对新词语的保持能力。结果表明,不管是快速映射能力还是对新词的保持能力,幼儿在视频学习条件下的正确率都差于实物学习条件下的正确率。实验一的结果表明,在快速映射学习范式下,幼儿同样存在视频缺陷。
实验二采用调整后的快速映射范式,探讨引导幼儿建立视频中物体与实际物体的联系,是否可以提高他们的视频学习效果。实验者让幼儿每次在学习新词语前,接触快速映射范式中将出现的熟悉物体,并用语言引导被试关注到这个实际的物体与视频中出现的物体相同(相同条件),通过这样的操纵方式引导幼儿建立视频中物体与实际物体的联系。为了和这个实验组进行匹配,对照组是幼儿手上拿着和快速映射范式中出现的熟悉物体不同的熟悉物体(不同条件)。结果表明,在视频学习条件下,幼儿在对新词的即时保持方面,相同条件下的正确率高于不同条件。说明引导幼儿对现实与视频进行联系可以提高幼儿的视频词汇学习效果。但是,幼儿在实物学习条件下对新词语的回忆正确率仍旧高于视频学习条件,表明虽然实验操作提高了视频学习的效果,但无法完全消除幼儿的视频缺陷。
实验三考察在没有语言提示的条件下,通过让幼儿接触一个与视频中物体相同的物体,幼儿是否会主动关注实物和视频中的物体的关系,从而提高在视频词汇学习任务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对新词的即时保持方面,在相同条件下的正确率高于不同条件。说明幼儿都会主动的将视频与现实进行联系。
通过三个实验,本研究发现:首先,2-5岁幼儿的快速映射能力很好,但是保持能力较差;其次,引导幼儿理解视频与现实的联系可以帮助幼儿对视频中物体的双重表征,从而促进对新词的记忆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