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一种全新的媒介形式—Twitter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大众传播的格局,将人们带入“微博时代”。2007年,微博之风吹入中国,饭否、叽歪等一大批专业微博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点燃了国内微博的星星之火。2009年,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门户微博网站的崛起,标志着国内微博正式进入门户争霸的时代。此后,国内微博发展势头迅猛,用户呈井喷态势,影响力逐渐扩大,成为目前最受瞩目的媒介明星。微博的与众不同就来自于其独特的传播形态。微博的传播形态,就是微博信息传播的形式,方法以及流程等各个环节,包括传播者、传播途径、传播媒介以及接收者等所有构成的统一体。因此微博的传播形态就是一种对信息从发布者到接受者的渠道的总体概括。微博的传播过程就是传播者对其它个体或小群体进行的初级的分众传播,通过转发和评论功能转化为大规模的大众传播,随着传播内容的深入与拓展,微博逐渐扩散并与其他媒介形式相联合,并进一步上升为多级传播。因此,微博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原创性、快捷性、交互性的特点。微博独特的传播机制及特点使微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对受众、社会、政治、经济、新闻媒体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着大众传播的格局。同时,微博的发展状况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正如其它事物一样,微博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诸如虚假信息的泛滥、冗余信息的累积、内容的过度娱乐化以及盈利模式的不明显,给微博的未来蒙上了一层迷雾。因此,加强技术把关和引导,完善法律,加强自律以及探索盈利模式就成为关乎微博未来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选取微博作为研究对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微博的发展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微博独特的传播形态,包括微博的传播过程和传播要素,在分析了微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负面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并对微博实名制作出了自己的前瞻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