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产权、竞争与效率的关系初探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ly540205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采用一个随机前沿的生产函数对我国部分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简单的计算,然后在综合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之上,结合我国银行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的现状,对我国银行的产权与效率、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我国银行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一个Tobit方程,利用实证分析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对效率的影响,并在回归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我国银行业改革的热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的效率正在不断提升中,但相对于国际先进银行,银行业的效率还相对低下。银行的产权结构和市场结构对我国银行业的效率仍存在影响,但银行的资产管理因素对银行效率的决定作用有加强的趋势。因而,在推动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银行内部体制的改革,并推动经济微观体制的配套改革。   
其他文献
农村公共品理论是认识农村税费关系的逻辑起点和理解农村经济问题的基础,农民负担沉重以及农村分配秩序混乱都可以看作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运行不畅的表现,因此,农村税费改
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的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特征决定了科学技术的供给需要政府的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好政府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本文在系统分析科技活动的公共物品、外部性以及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分析了世界各国政府科技投入、税收政策方面的做法以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要素投入的驱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资源和居民消费需求约束的日益加剧,单纯地依靠要素投入驱动农业持续增长已显不足。因此,我国农业生产应走提质增效、转变增长动力的发展新路,尤其应通过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称TFP,下同)来推进农业现代化,支撑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均衡发展。因此,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相关理论
民营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伟大成果之一,在国家制定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民营经济已从国民经济的补充地位成为其重要组成部
2001年世界经济发生了199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主要是美国经济的衰退引起的,受其影响,全球GDP的平均增长率只达2﹪,较上年下降2.7﹪.欧盟凭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本文试图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对农民增收问题进行系统探讨。全文共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了增强对农民增收紧迫性认识的必要性,提出了只有树立正确的农民增收观,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