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诗教传统源远流长,诗教成为中华诗文化传统的核心并贯穿终始。“诗教”概念的使用,呈现出四个不同而又相关联的层次,即孔子诗教,儒家诗教,大文化背景下的诗教,实用、教育的诗教。自晚清近代迄今,尤其是近二十余年来对诗教传统的研究主要在上述第一、第二、第四层次上渐次展开,已经非常全面和深入,可谓成果丰硕,但也存在着严重缺陷。本文共五部分。第一部分至第三部分按照产生、确立、发展的次序对中华诗教传统在第一、第二层次上的研究即有关儒家诗教的研究概况和主要成就进行了梳理。第一部分主要谈及儒家诗教产生的时间、思想渊源、目的、思维方式、特点以及周公、孔子、孟子、荀子的诗教贡献的研究;第二部分主要谈及儒家传统诗教确立于汉代的时间、历程、动因以及架构儒家诗教传统诸命题的内涵的研究;第三部分对历代学者关于儒家诗教自汉至明清以及近现代的发展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发展轨迹作了粗线条的勾勒。第四部分,中华诗教传统的继承研究,主要是在第四层次上对中华诗教传统的研究进行梳理。近之学者,对诗教这一传统思想的意义进行深入思索,并开始对其进行反思和批判,并重点阐释其在当下的教育意义。第五部分论述了中华诗教传统研究的误区与出路,重点在第三层次上探讨诗教。本文认为,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虽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显性的缺陷是这些研究目前为止,多为断代性的研究,且尤以先秦、明清为重,特别是对先秦儒家诗教中的少数概念做反复阐释和推敲,局限于理论层面的抽象探究。而更为严重的隐性的缺陷是,目前为止,这些研究仅把儒家诗教认作传统诗教,仅把儒家诗教传统作为中华诗教传统,而不能把中华诗教传统置于儒、释、道兼容的大的中华文化背景下基于诗的历史性发展层面做始终贴近于诗歌发展史实的全面且多层次的探索,这是狭隘的和浮浅的。本文还认为,中国古代的“诗教”是一个包容中华民族文化个性精神的历史内涵极为丰富的且动态发展着的大概念,中国诗教传统是多元的、动态发展的,呈现出历时性、网格状的复杂风貌,此领域的研究要突破“诗教”就是“儒家的诗教”的狭隘观念,要从中国诗歌和中国诗学的基本史实出发,在儒、释、道兼容的大的中华文化背景下重新审视“诗教”的内涵,对其外延做出合乎中国诗歌史发展真实的扩展,这样才能重新勾勒中华诗教传统的历史建构,重新描述这一传统的发展衍化轨迹,以发掘中华诗教传统对构建和谐积极的当代文化体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