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生活是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正是从这些生活实践中来获得经验的提升,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了解不同年代农村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取向,选取河南省L村为田野调查点,采取半开放式访谈,以20世纪40年代以来出生的人为访谈对象,辅之于文献法、观察法和实物分析法,从闲暇时间、闲暇空间、闲暇活动、闲暇伙伴四个方面呈现近70年来儿童闲暇生活的图景,并在此基础上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对1949年-1978年、1978年-2000年、2000年至今这三个阶段的分析发现:1.从闲暇时间上来说,儿童的闲暇时间总量在减少,闲暇时间的分配逐渐从农业劳动转向学业活动;2.在闲暇空间上,农村儿童的活动场所经历了由以村为中心向外辐射到以村为中心,再到以家为中心的转变过程;3.在闲暇活动上,活动的内容逐渐由乡土性活动转向信息时代下的活动,户外活动减少,依赖信息媒介的活动增多;4.在闲暇伙伴上,游戏群体联系逐渐减弱,闲暇伙伴趋向成人化。儿童闲暇生活方式四个方面的变迁都显示出成人对于儿童闲暇生活的控制越来越多,这实际上是一个去乡土性的过程,此过程的转变离不开社会各场域对于儿童的影响,如家庭变迁、村庄公共生活、市场利益、教育机构和政府政策。从宏观层面上来说,这种流变轨迹也彰显出社会时代精神的演变,民主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时代碎片化特征的冲击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活在社会之中的儿童。如何应对儿童闲暇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变迁,引导当代以及未来儿童开展良好的闲暇生活是我们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对于家庭、幼儿园以及社会来说,可以通过开展闲暇教育,转变闲暇观念、鼓励幼儿交往,促进幼儿发展、合理利用资源,丰富闲暇活动等来有效发挥闲暇生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