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设”,“假定”,“断真”等一直作为我们各种认知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逻辑前提存在着,我们在通过“预设”认知现实世界的同时也因“预设”而产生了各种无法解决的问题以及存在着诸多由“预设”所带来的弊端,诸如解释范围的局限,解释循环等等。同时,“物质第一性”与“意识第一性”作为唯物派和唯心派最基本的两种逻辑预设,之间存在着深刻地“对立”或“矛盾”,这种“对立”或“矛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不可调和的,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现实中的一切现象似乎也都是“对立”存在着的,“对立”具有现实的永恒性和普遍性。而在西方哲学史中,问题不断地产生和提出,问题不断的解决和悬置,问题不断地被某个哲学家提出,某个哲学家又不断地去解决和梳理他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从而构制着自身的哲学思想,而思想的形成以及问题的提出无不源于各自哲学家自身站在不同层面和角度的“预设”,因此,“预设”本身从一开始就是有“个性”的,或者说是“预设”就是“某个人的预设”,有“共性”的“预设”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各个“预设”,各种哲学理论融合成了一个“庞大混沌”的哲学体系或哲学本身,也因此“个性预设”中的“共性”,“共性预设”中“个性”,“预设”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等诸如此类的说法统统都是错误的,这些说法本身就是对于“预设”本身的“预设”或不断地叠加“预设”和逻辑上的“断真”从而制造更为混乱的哲学思想和不断地产生更为复杂的问题致使问题越来越无法解决,于是开始“悬置”,“循环解释”,“僭越”,越来越具有形而上学的意味,越来越珍惜和维护各自形而上学的思想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的西方的形而上学思想实质上在解决问题的本质和方式上走得越来越远,对于问题的解决演变变成了一种相互讽刺,攻击,否定的“战略”,通过各自的“战略”维护各自的思想根基,而不是单纯因问题本身的产生而去对于问题进行“解决”。本文从“思想实验”开始,在大方向上,通过对于“思想实验”的逻辑论证和分析来探讨“对立”与“预设”的存在逻辑或存在本质,逻辑性地探讨“对立”和“预设”的现实本质和现象本质,并在整个西方哲学史择取部分思想例证,在思想实验的视域内进行简观。在小方向上,对组成思想实验的各个必要条件如“时间”,“问题”,“因果逻辑”一一进行逻辑分析,并在现实与现象的区分中,透示其适用范围及其存在的本质,最后,在思想实验与现实的相互区分中透示“预设”与“区分”的现实存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