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肾脏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中医证型规律分析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型规律特点。
  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尚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共计244例。根据患者入组时有无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合并心血管疾病组(CVD组)和无合并心血管疾病组(无CVD组),其中CVD组患者154例,无CVD组患者9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吸烟饮酒史、既往病史,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以及心脏彩超检查结果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DKD患者合并CVD的危险因素。制定中医症候调查表,并初步分析该疾病的证型规律特点及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
  结果:1、在244例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154例,占63.11%;慢性肾脏病(CKD)1-5期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分别为30.00%(6/20),45.83%(11/24),65.63%(42/64),61.22%(30/49),74.71%(65/87),不同CKD分期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775,P=0.001);2、合并心血管疾病组(CVD组)与无心血管疾病组(无CVD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甲状旁腺激素、D-二聚体、血清胱抑素C、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单因素分析中,与CVD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糖尿病病程及高血压病程较长、GFR下降、高磷血症、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P<0.05),而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可以减少CVD发病风险(P=0.001)。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较长、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血尿酸水平升高是DKD合并CV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DKD合并CVD患者相关生化指标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右心室内径呈正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而血红蛋白与左心房内径、左心室内径、室间隔厚度、右心室内径呈负相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5、244例DKD患者中,肝肾阴虚证77例(31.6%),气阴两虚证71例(29.1%),气血两虚证51例(20.9%),脾肾阳虚证45例(18.4%),早期DKD中出现最多为肝肾阴虚证,临床期DKD中出现最多为气阴两虚证,终末期DKD中出现最多为脾肾阳虚证;中医标实证中血瘀证82例,所占比例最大(33.6%),其次分别为湿热证、痰浊证以及水湿证,早期DKD中出现最多为血瘀证,临床期DKD中出现最多为湿热证,其次为血瘀证、痰浊证以及水湿证,终末期DKD中出现最多为血瘀证,其次为痰浊证、湿热证以及水湿证;6、气阴两虚兼标实证中,合并血瘀证所占比例最大(35.2%),其次为痰浊证(29.6%),湿热证(23.9%),水湿证(11.3%),血瘀证、痰浊证在气阴两虚证中出现频率较高;肝肾阴虚兼标实证中,湿热证占比最大(40.2%),其次为血瘀证(37.7%)、痰浊证(11.7%)、水湿证(10.4%);气血两虚兼标实证中,血瘀证出现频率最高,所占比例为33.3%,后依次为湿热证(27.5%)、痰浊证(23.5%)、水湿证(15.7%);最后脾肾阳虚兼标实证的统计结果显示,合并痰浊证的比例最高(51.1%),其次为血瘀证(24.5%)、湿热证(13.3%)以及水湿证(11.1%)。经卡方检验,各标实证在本虚证中整体分布有显著性差异(X2=27.409,P=0.001);7、CVD组与无CVD组证型分布比较,两组患者各本虚证分布有显著性差异(X2=17.777,P=0.000),其中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P=0.01,P=0.011,P=0.009)在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标实证均以血瘀证为主,各证型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DKD合并CVD患者各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脾肾阳虚证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血清胱抑素C水平较其他三种证型均升高,血红蛋白水平较其他证型均降低,血钙水平较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证的血红蛋白水平较其他三种证型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在2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中,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随着CKD进展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2、DKD合并CVD的发生发展与糖尿病病程较长、高血压病程较长、GFR下降、血红蛋白水平降低、高磷血症及血肌酐、血尿素氮、血尿酸、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高血压病程较长、GFR降低、血尿酸水平升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3、DKD合并CVD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胱抑素C、血红蛋白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密切相关;4、糖尿病肾脏病为本虚标实证,本研究中本虚证以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多见,标实证以血瘀证最为多见;血瘀证在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中发生频率均较高,肝肾阴虚证中湿热证兼夹较多,脾肾阳虚证多兼夹痰浊证;且中医证型分布与DKD分期之间存有一定的关联;5、DKD合并CVD的证型分布中气血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较无CVD组发生率高;6、DKD合并CVD患者中脾肾阳虚证的毒素蓄积、钙磷代谢紊乱及贫血程度均较其他本虚证型严重,而标实证中湿热证的贫血程度较轻。
其他文献
目的  本研究旨在发挥中医药在癌因性疲乏治疗中的特色和优势,观察益气疏肝方对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探讨益气疏肝法对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综合治疗作用,为肺癌相关癌因性疲乏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为中医药辨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关癌因性疲乏提供新的思路和临床参考。  方法  采取前瞻、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
目的:  1本研究以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常规治疗与单独使用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观察临床疗效,对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分级(CCS)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等指标的观察,以评价活血化瘀法在冠心病PCI治疗术后的作用。  2通过半结构访谈的方法,了解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感受,以帮助医生在临床治疗中更加注意和倾听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对中西医治疗冠心病PC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补肾活血法治疗CKD3期(脾肾阳虚兼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临床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展提供新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通过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门诊,符合本课题设定的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KD3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慢性肾脏病饮食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
目的:  本研究是通过观察黄连温胆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痰热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临床治疗冠心病提供更多的思路及方法,改善冠心病远期预后。  研究方法:  本研究病历来源于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痰热瘀阻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与治疗组(西药常规治疗+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种疗法的疗效差异,初步探讨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治疗本病的机理。  方法:本课题选60例40-80岁,发病时间2周到6个月,均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病房并符合纳入标准的缺血性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头皮针)和对照组(醒脑开窍针法),各30例。参照2010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
研究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针刺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治疗中风后肩痛患者,评价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肩痛的疗效,以期优化治疗方案,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纳入符合中风后肩痛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经排除标准筛选的住院病人6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西医基础治疗和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PNF技术治疗每次30分钟,每日一次,共治疗14天。试验组在对照组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消积通便方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食积化热证)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拓展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符合西医诊断标准的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医便秘属食积化热证型的受试者共70例,病例均来源于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就诊患者。  采用随机试验对照的研究方法,以就诊顺序进行编号,运用随机数字法将70例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
目的: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呼吸科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MPP)患者临床相关资料,观察MPP患者临床特点、中医证型分布及中医证型分布与临床理化指标的关系,为临床MPP的中医诊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  通过回顾性研究,以2016年12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于我院住院的MP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入院相关信息,应用SPSS22.0统计
研究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初步研究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PulseWaveVelocity,baPWV)、踝臂指数(AnkleBrachialInedx,ABI)的相关性;探究原发性高血压病对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分析baPWV、ABI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高血压病及动脉硬化的早期干预及治疗提供依据,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研究方
学位
背景:  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宿主反应失调进而出现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是该病较为常见的脏器损伤之一,不仅严重影响脓毒症患者的预后,而且大大的加重了住院患者的医疗负担。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诊疗技术虽然不断进步,但其高病死率仍然是当前临床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目的:  1.通过研究脓毒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理化指标及ICU常用评分等,探究影响SAKI患者预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