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日报》与《纽约时报》关于轮胎特保案的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sjs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关于2009年中美轮胎特保案一系列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它们在此经济新闻报道中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如何受制于社会文化的背景。本文以费尔克劳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韩礼德的三大元功能理论进行分析。费尔克劳把新闻看作是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的统一。在文本层面,通过对及物性,词汇选择和语气情态的分析研究了报道中语言特点。在话语实践层面,从新闻报道的来源和新闻报道的转述探讨了新闻的互文性。在社会实践层面,对经济新闻报道所发生的社会文化因素和背景的分析,揭示了它们对新闻报道语言选择的影响以及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研究表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对轮胎案的报道基本上都是客观公正的,但经济新闻报道和其它政治,文化语篇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潜在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四篇批评性语篇分析表明,新闻语篇不是单纯地反映客观事实;它不仅仅表现社会,同时也建构社会。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拓宽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研究范畴。以往的语篇研究只局限在政治,文化语篇的新闻报道。很少对看似公平公正的经济新闻报道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经济新闻报道同样是意识形态的载体。b)对新闻翻译者和英语语篇教学都有一定的启示。既然意识形态渗透在新闻语篇中,那么新闻译者和教学者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意识。
其他文献
大量实证表明,当前内蒙古农牧区畸形消费现象呈蔓延趋势。由于畸形消费大多具有跟风、攀比、超出当前甚至近期预期收入承受能力的共性,所以,在特定情况下会成为贫困问题的重
本文在概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形式及其经济效益现状基础上,以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为例,分析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经济效益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探索性的提出问题解决策略;以期对提高
近年来,学习者自主已成为外语教学界的热门话题。此概念是由Henri Holec于1981年在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中提出,意指“一种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人们普遍认为要提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一带一路'思想的引导,国门打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越迈越大,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美意识不断增强。但在'一带一路'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其文言简意赅,哲理深蕴,发人深省。它所包含的思想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对世界其它国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16世纪
以前,富液式摩托车用铅酸蓄电池大都属于《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5 年本)》中指出的开口式普通铅蓄电池,是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目前,通过增加滤气片和回流结构,降低板栅中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会话。但是,我们一般都不会注意到实际上是什么规则促成了会话的产生。在最近逐渐兴起的社会语言学领域,收集谈话资料,通过分析得出在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