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后半期,中日两国同时分别出现了两位思想家型的大作家——鲁迅(1881-1936)和夏目漱石(1887-1916)。他们创作的小说都直面并如实反映人生的真实一面。同时,作家自身对社会及人生的审慎思考也体现在作品之中。二人的经历也很相似,都是在没落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然而两个家庭衰败原因的本质却有所不同。因此,二人的创作既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和主张,同时也有许多相通的部分。本文对鲁迅创作于1925年的《伤逝》和夏目漱石创作于1909年的《其后》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分析及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形象的考察,分析揭示了两对恋人的爱情命运的本质原因。本论文共由“序言”、“先行研究和提出问题”、“黑暗的时代和思想上的束缚”、“知识分子的忏悔和女性价值论”、“爱情命运的走向”和“结论”等6部分组成。“序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先行研究和提出问题”部分重点介绍了鲁迅的《伤逝》和夏目漱石的《其后》两部作品的文学研究的主要的成果及学术观点。同时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黑暗的时代和思想上的束缚”部分是对两部小说的时代及思想背景及其对小说中人物爱情命运的影响的分析。《伤逝》的时代背景中,知识分子深信五四运动前后被广泛宣传的“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男女平等”等新思想。然而旧的道德和封建思想带来的偏见仍然根深蒂固地留存在大多数人的思想中。这也是造成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本原因之一。《其后》的故事发生在明治末期,这一时期,进步的知识分子在“文明开化”的影响下已经接受了西方文化。但是,在这一时代与社会交替并未完全结束的时期,武士道和儒教教义等封建思想仍然影响着一部分年长者。和《伤逝》的故事一样,代助和三千代的恋爱也被这样的封建思想所阻碍。此外,当时的日本举国重视事业及军需工业的发展,知识分子事实上只是经济受限的“高等游民”。这一身份也阻挡了代助对自由恋爱的追求。另外,这一部分也介绍了两位作家如何基于自身经历来创作这两部作品。分析了因为作家自身经历具有异同之处,作品的主人公在身份、性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也具有共通和区别之处。根据这一分析,揭示了其爱情悲剧原因的异同。“知识分子的忏悔和女性价值论”部分通过从三个方面对男主人公进行分析,从深层次揭示了二人恋爱的“忏悔”。另外,对两位作家不同的女性价值论进行了分析。鲁迅强调肯定女性的价值和力量;与此不同,夏目漱石则在作品中明显显示出了对女性的轻视。最后,根据二人不同的女性价值论,对两位女主人公的形象进行了分析考察。“爱情命运的走向”部分基于以上的分析,总结了两部作品主人公的恋爱轨迹,概括了造成两对恋人悲惨爱情命运的原因。最后,对其之后的走向进行了推测。结尾部分通过以上章节的分析得出作者自身的经历、价值观及思想等决定着作品主人公的爱情命运这一结论。这两部自传色彩浓厚的作品,可以被看做是两个独立却又有联系的体系,从中可以窥见两位作家完整的爱情世界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