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诱变是重要的育种方法,由于其不需要进行遗传转化,容易形成点突变,而且不易产生染色体畸变,在遗传育种中具有非常广泛应用。目前,针对草莓EMS诱变育种的研究报道比较少,还不够深入。因此,探索一条高效率的EMS诱变途径能够为草莓的性状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本研究以二个草莓品种(系)T1、T2的组培苗和叶片为诱变材料,以EMS为诱变剂,通过0.0%、0.05%、0.1%、0.2%、0.4%、和0.6%6种浓度处理,以不加EMS的磷酸缓冲液处理作对照,EMS处理完成后将组培苗分别进行丛芽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叶片则进行再生苗诱导培养,将这三种处理获得的组培苗经基质培育后种植到田间。实验发现经EMS处理后草莓组培苗和叶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田间植株的农艺性状发生了一定比例的变异,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EMS处理M1出现了早熟、晚熟、株高变高、株高变矮、叶面卷曲、叶面皱缩、叶面黄斑、叶片黄化、簇状苗及株型松散共10种的变异类型,总变异率4.38%。(2)EMS浓度越高对材料的生理损伤越强。供试材料的死亡率随EMS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组培苗黄化和玻璃化出现的概率也与EMS浓度呈正相关。EMS浓度为6%时组培苗死亡率显著提高,EMS浓度为≥4%时叶片外植体死亡率显著提高。不同EMS处理方法的死亡率:叶片培养处理>生根培养处理>丛芽增殖培养处理。(3)不同品种(系)的诱变谱和诱变率也不同,T2较T1的变异类型多,在T1、T2品种(系)的M1代发生突变的种类分别为4种和10种。此外,T2的诱变率高于T1分别为5.67%和2.72%。(4)不同EMS处理方式的M1其诱变谱和诱变率都不同,三种处理的诱变种类和诱变效率都为丛芽增殖培养处理>叶片培养处理>生根处理的诱变种类分别为9种、7种和2种,诱变率分别为7.38%、2.98%和0.67%。(5)不同EMS浓度处理组草莓的诱变率差异较大。不同处理方法与浓度存在互作,组培苗在高浓度处理诱变效率较高,在低浓度处理组中不同处理方式的诱变效率变化存在差异。生根处理在低浓度条件下无变异植株产生,丛芽增殖培养在低浓度条件下有变异产生,但不同基因型诱变效果不同。叶片培养处理组随EMS浓度升高诱变效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在0.2%诱变率最高,浓度到达0.6%时,叶片全部死亡。(6)丛芽增殖培养处理材料死亡率最低,诱变谱范围最宽,有益突变率高,所以,丛芽增殖处理是草莓EMS诱变育种效率最高的处理方式。T1品种(系)早熟突变最佳处理组合为0.1%EMS溶液浸没组培苗后进行丛芽增殖培养,诱变效率为8.99%。T2品种(系)的早熟、株高变高和株型松散突变最的佳处理组合为0.4%浓度EMS处理后进行丛芽增殖培养,三种变异的诱变效率分别为7.76%、6.48%和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