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不只是中华文库的瑰宝,而且也是世界文学之林的一朵奇葩。如何使这一瑰宝在异域大放奇彩很值得我们研究。自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翻译的全译本《红楼梦》出版后,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在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整体上忽略了翻译活动中各主体通过语言与文本及世界的共同参与,因而难以形成学科规模。本文试图运用主体间性理论来评析《红楼梦》杨译本。随着西方哲学和文论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描写翻译学的兴起及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主体间性逐渐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课题。在主体间性视角中,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如译者与赞助人、合作者、作者、作品中人物、译文读者)通过语言交往同时各主体之间相互认同、相互尊重、相互作用从而构成的一个由多种视角组成的系统的整体的群体主体活动。由于各主体前理解和视域的不同,他们对文本的阐释并不相同。各主体要通过和谐对话与交往来达到前理解的整合和视域融合,以期获得可领会的、真实的、真诚的、正确的有效翻译文本。本文试图从翻译主体(杨宪益)通过文本与创作主体(曹雪芹)及其文中人物与文中所描述的世界、合作主体(戴乃迭),操作主体(外文社)及接受主体(国内外读者)等各主体间的对话入手,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红楼梦》杨译本的主体间性整合逻辑进行了研究。宏观对话体现在对原文版本的选择、书名的翻译、章回的划分、注释的使用、译音系统及出版说明的采用。微观对话体现在杨宪益对文中人物的个性、社会属性、社会地位、心理行为及其所属环境与世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合作者戴乃迭在翻译过程中的切磋与妥协;外部力量(如赞助者、当时意识形态及诗学水平)根据其特定翻译目的对译本的制约与传播及译文读者的接受与认可等方面。《红楼梦》杨译本是译者成功地协调其它各主体间关系的完美契合物。这正体现了主体间性——走向对话的主体性。研究发现,杨译本之所以出色,不仅归功于译者作者共同的气质禀赋、渊博的学识,而且也与杨氏夫妇以文本为最终对象、以原语为依归、以社会文化环境为背景,尽可能忠实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国内外广大读者的欣赏水平,从总体上协调各主体间的和谐关系是分不开的。本文利用主体间性研究《红楼梦》杨译本,既能拓展和深化《红楼梦》的英译研究,也能更好地揭示翻译的本质,解释翻译现象,同时也为翻译批评多元化带来了新的理论视角,并对某些翻译变形有着理论指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