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美国政治“假新闻”现象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nkyoumu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西方社会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英国经过全民投票,通过“脱欧”表决;二是美国总统大选,特朗普战胜了希拉里。不论是通过脱欧还是特朗普当选,这两个结果都不在西方主流媒体的预测之内。一些媒体用“黑天鹅”来形容这种情况,但究其原因,实则是西方民主制度以及二战后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出现的重大危机。
  11月,《牛津词典》将“后真相”评为当年年度词汇,这个时代也因此被称为“后真相时代”。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截止2016年5月,美国已经有62%的成年人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信息。对于信息接收方式的改变不仅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同时也使得受众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通过社交媒体的转发、评论等功能,受众的意见可以迅速的在网络上形成舆论。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是“后真相时代”的推动力量。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新闻业同样呈现出新的变化。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发源地,美国国内主流媒体也都以专业主义为工作原则。但2016年总统大选的过程中,主流媒体出现大量有党派政治偏向的报道,背离“真实客观”“公正不偏”等职业信条,完全错误地预测了大选结果,造成美国新闻史上罕见的大丑闻。许多主流媒体机构表示无法和特朗普和平共处,公开与新任总统形成政治对峙。社交媒体上,由于缺乏专业的核实机制与监管机制,导致虚假信息横行;而奉行专业主义的主流媒体甚至也参与制造了假新闻。其中,《华盛顿邮报》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媒体之一,该报以政治新闻报道见长。除了对美国政治新闻较高的敏感度,《华盛顿邮报》同时关注着互联网上的形成影响力的信息,进行及时的事实核查。
  本论文是以《华盛顿邮报》为例,观察研究美国主流媒体在“后真相时代”美国政治假新闻现象中的具体表现与趋向。研究发现:一方面,《华盛顿邮报》2016年大选以及在特朗普上任之后,以维护新闻自由和“问责白宫”为己任,在加强事实核查方面不遗余力并卓有建树;但另一方面,在美国高度分裂的政治环境里,《华盛顿邮报》和其他主流媒体机构一样,身处公众信誉的低谷,难以摆脱党派对立和意识形态极化带来的“假新闻”的困扰,在与白宫权力无休止的缠斗中深陷进退维谷的境地。
其他文献
中国游客被瑞典警察粗暴对待事件本是一次不太大的冲突性事件,但是在经过主流媒体的报道与舆情的发酵后,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对此事的认知却发生了分歧。本文力图通过这一事件来比较研究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二者之间的分歧及其原因。这一核心问题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子问题:官方舆论场在此次事件中是如何框选事实,对事件进行报道的?民间舆论场又是如何评议事件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民间舆论场中对抗式情绪的高涨,使得
学位
“现代化”是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其水平与程度是衡量社会发展阶段的重要表征。其中,“人的现代化”是宏观社会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而“性别”作为考量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与社会中其他因素的连结与互动推动社会的宏大变迁。  民国时期是我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更替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发展显现出最为明晰的现代化特征,其中“人的现代化”表征亦尤为显著。在这一时期,曾囿于家庭中的女性逐步走入社
学位
随着web3.0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场域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使话语权产生转向,过去被边缘化的群体如今被赋予了表达的权力。社交视频平台以其去中心化、平民化、原创性等特点成为当下大众青睐的自我呈现舞台。为进一步提高大众对这一新型社交空间的认识,本文以赋权理论作为诠释个体自我呈现的前提,以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分析个体在社交视频平台进行自我呈现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本文以抖音、快手用户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交视频平
集体记忆承载着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中沉淀下来的情感、文化和信念,因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十分重视建构与传承集体记忆。纪录片以其非虚构的纪实本质成为建构与传承集体记忆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传播语境的变化,媒体的内容生产、传播渠道与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都随之改变,视频化与碎片化成为信息传播与接受的趋势。为了适应传播语境的变化以获取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与影响力,主流媒体建构集体记忆的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微纪录片是纪录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一些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迫在眉睫。然而,由于这些设施带有一定的负外部性,导致以反抗邻避设施为目标的邻避运动频发。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迅猛发展,网络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谣言亦借助新的媒介技术,混杂于海量信息之中。在邻避运动发生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网络时代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动员能力更强,影响也更为复杂多样。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