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一号软膏的研制与质量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z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疹病因复杂,表现多样,是皮肤科最常见的而又顽固难治的疾病,湿疹一号(冀制剂字2005-137)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皮肤科汲取前人的经验,结合数十年临床经验总结而制成的医院制剂。为黄连素、强的松的细粉加适量辅料而制成的散剂。黄连素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抗菌的作用,强的松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疗效好、价格低、副作用小是本方的优点。多年来应用于大量各型湿疹患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深受患者好评。由于本品为散剂,临用时由患者自行将其与麻油以1:1比例混匀,涂于患处。其剂量及均匀度程度均不易控制,影响治疗效果且易污染衣物,为此我们开发研制了湿疹一号软膏剂,方便了患者的使用和携带。且软膏剂外用涂布较散剂更易控制浓度和药量。有利于药效的稳定。本课题对湿疹一号处方软膏剂进行了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 第一部分湿疹一号软膏制剂工艺研究目的:(1)研究比较不同基质类型湿疹一号软膏的稳定性和释放度,确定适宜的软膏基质类型。(2)通过质量评测及显微镜检查确定湿疹一号软膏制备方法。(3)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湿疹一号软膏的最佳工艺及配比。 方法:(1)不同基质类型软膏的制备:按照常规方法制备四种基质软膏(W/O型、O/W型、油溶型、水溶型)。(2)释放度测定:采用半透膜扩散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各基质类型对盐酸小檗碱释放速度的影响。(3)不同基质类型软膏稳定性考察:将制备的4种软膏编号后分别置烤箱(39±1℃),室温(25±1℃)和冰箱(5±1℃)中一个月,检查其稠度、酸碱度、色泽、霉变等现象。(4)软膏的不同制备方法:分别采用油水分相法、混合加热法、后加乳化剂法制备。(5)不同制备方法所得软膏的质量评测:选定5个与质量有关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并进行显微镜检查。(6)软膏基质的最佳配比实验。选用以下3个因素作为可变因素进行考察,A(油相组成),B(乳化剂),C(乳化温度),每个因素各取3个水平,选用L9(34)表进行试验。选定5个与质量有关的测评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结果:(1)释放度测定:各基质类型对盐酸小檗碱释放速度的快慢顺序为:W/O型>O/W型>油溶型>水溶型。(2)不同基质类型软膏稳定性考察:W/O型软膏稳定性较好。(3)不同乳化方法制备的软膏质量考察:显微镜检查结果为后加乳化剂法微粒最小,后加乳化剂法制备的软膏综合得分最高,可作为制备软膏的首选方法。(4)软膏基质的最佳配比实验:A2B1C1为最优的组成及工艺,根据原处方主、辅料配比,组成处方:黄连素、强的松、共6g;单硬脂酸甘油脂18g,蜂蜡10g白凡士林5g,液状石蜡5g,司盘-80 1.0g,吐温-80 0.5g,水加至100g,乳化温度80℃。 结论:确定了湿疹一号软膏适宜的基质类型为W/O型。湿疹一号软膏首选制备方法为后加乳化剂法。确定了湿疹一号软膏的最佳工艺及配比。第二部分湿疹一号软膏质量评价及质量标准研究目的:通过对理化性质、卫生学检查、皮肤急性毒性、过敏、刺激性试验、定性鉴别、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研究,评价软膏质量。制订湿疹一号软膏质量标准。 方法:1取样品三批进行各项理化性质检查(1)性状观察。(2)熔点检测: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Ⅵ第三法测定熔点。(3)稠度检测:使用稠度计测定。(4)pH值测定:取本品按1:3比例水稀释后测pH。2为保证制剂使用安全,参照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J及《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进行卫生学检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皮肤过敏试验。3建立制剂的鉴别检查方法:分别对盐酸小檗碱,醋酸泼尼松进行定性鉴别。4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醋酸泼尼松含量的方法,并进行线性、最低检出限测定、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回收率试验等方法学验证,测定3批样品的盐酸小檗碱,醋酸泼尼松含量。5稳定性试验:按2005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 C药品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进行加速试验。 结果:1理化性质(1)性状观察为黄色软膏。(2)熔点检测:平均熔点为55.7℃。(3)稠度检测:25℃时平均稠度为225。(4)pH值测定:25℃时平均pH为6.23。2安全性检查(1)卫生学检验:细菌数和霉菌数均小于100,符合规定,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2)对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未见湿疹一号软膏对白兔有皮肤急性毒性。(3)皮肤刺激试验:湿疹一号软膏对皮肤刺激的总平均分值小于0.5,属于无刺激性。(4)皮肤过敏试验:受试豚鼠脱毛区皮肤6~72 h未见红斑、水肿,表明湿疹一号软膏对机体免疫系统没有影响。3定性鉴别:盐酸小檗碱、醋酸泼尼松定性鉴别反应均呈阳性,专属性高。4含量测定:盐酸小檗碱、泼尼松分别在0.0321~0.512mg·mL-1、0.0163~0.256 m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分别为A=218C-10.7、A=388 C+36.3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99;小檗碱、泼尼松最低检测限分别为9.61μg·mL-1,4.82μg·mL-1;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良好;盐酸小檗碱平均回收率为99.4%平均RSD为1.1%,泼尼松平均回收率为99.8%平均RSD为1.4%;盐酸小檗碱平均含量为标示量的99.8%泼尼松平均含量为标示量的99.6%。5稳定性加速试验:含量、外观检查、均无变化。相当于样品在常温下保存2年不变质。结论:通过对湿疹一号软膏理化性质、卫生学检查、皮肤急性毒性、过敏、刺激性试验、定性鉴别、含量测定、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的研究,评价了软膏质量。制订了湿疹一号软膏质量标准。
其他文献
p21WAF1/CIP1作为周期蛋白依赖激酶的抑制剂是细胞周期的重要调节子,其蛋白水平受转录水平和蛋白酶体控制。p21在翻译后易经过泛素依赖和非依赖的途径被蛋白酶体降解,因此蛋白
成瘾性药物滥用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社会问题。乙醇、甲基苯丙胺、吗啡及尼古丁是广泛滥用的成瘾性药物,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预防和治疗相关成瘾性疾病。近年来,尿嘧啶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神经调质之一,其功能的多元化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其与成瘾性药物的关系还鲜有报道。纹状体作为大脑的高级中枢在药物依赖及成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相关机制研究仍然十分有限。本文从神经化学水平研究了成瘾性药物对
第十四届西湖国际博览会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吸引众多境外交流团队与宾客参与,国际项目精彩多样。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宾客的热情参与及表演,在西博会中大放异彩。本版选用的照片就是国外宾客在今年的西湖博览会上的几个精彩镜头。  The 14th West Lake Expo in 2012 promot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a
期刊
微生物限度检查是药物安全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因其取材广泛,成分复杂,其微生物限度检查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因此,进行系统的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研究,建立适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