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消瘤膏外敷加局部微波热疗对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为开发新疗法提供临床可行性研究。
方法:将已经确诊的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消瘤膏外敷加局部微波热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局部微波热疗,两组均20天一个疗程,连续使用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淋巴结消退情况、KPS评分、皮肤毒副反应及其他安全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 治疗前后两组病例锁骨上淋巴结消退情况变化:两组治疗前淋巴结大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淋巴结大小均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CR15例,PR12例,SD2例,PD1例,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CR7例,PR11例,SD8例,PD4例,有效率为60.00%。2 治疗前后两组病例KPS评分变化:两组病例治疗前KP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病例KPS评分均有升高。组内比较,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升高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治疗后两组病例皮肤毒副反应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例皮肤反应中,I级皮肤反应患者人数最多:0级、I级皮肤反应治疗组少于对照组,II级和III级皮肤反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未发生IV级反应,但0级、I级、II级、III级皮肤反应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消瘤膏外敷加局部微波热疗对乳腺癌术后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无明显的皮肤毒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