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灵魂,叛逆的精灵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 1830—1886)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颗奇光异彩的明星,她被公认为美国“镀金时代”崛起的伟大作家之一,美国罕有的文学天才。她的诗歌不循章法,内容广阔,意象奇特,语言简朴,韵律多变,以其独来独往的姿态为美国诗坛树立了新的里程碑。狄金森不到30岁便弃绝社交,束足书斋。然而生前仅有七首诗(又说八首或十首)发表,近1800首自成一体的诗和大量书信只是在其身后才被人整理出来。《圣经》是狄金森诗歌创作的源泉。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两种哲学思想对狄金森的交互困扰,渗透在她对生活和世界的沉思冥想中。狄金森以清新洗练的笔触,抒写了许多关于自然、死亡、宗教和爱情等诸多主题的诗歌。狄金森终身未嫁,后半生杜绝一切社会来往,过着隐居的生活。狄金森的爱情诗约有300多首,在其激情澎湃的爱情诗中,诗人对爱的描述是大胆、赤裸的,有一种强烈的反传统倾向。狄金森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矛盾的,互相对立的,一种乐观的自然观和一种悲观的自然观同时并存。狄金森笔下的自然对人类时而友善,时而充满敌意,带给人类愉悦与和谐,又给人类以伤害。狄金森的死亡诗具有双重特点。既反映死亡的冷酷无情,又反映死亡给人带来的解脱与平静。抒写死亡的冷酷无情给人带来的现实恐惧,把死亡看成邪恶、残酷和上帝有意而为之事,是黑暗、神秘而不可再生的;死亡是救世主,死亡并非简单的生命的终结,是一种自我解救和快慰,是生命的升华,是通往永恒的幸福之路。拒绝宗教却幻想上帝存在的宗教诗。一方面诗人努力摆脱宗教的束缚,一方面又无法拒绝宗教的影响。对智慧的追求,对思想自由的向往,让她摈弃现成的宗教教义;而她的宗教环境,又让她无法对基督置若罔闻。诗歌,既是诗人拒绝上帝的因源,也是诗人接近上帝的通道。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狄金森的诗歌影响源,分析狄金森关于爱情、自然、死亡和宗教诗歌主题思想,挖掘狄金森对传统世俗的叛逆,对信仰执着追求中的矛盾彷徨,对诗歌创作的大胆创新,进一步客观、真实地认识这位神秘的女诗人。我们今天研究狄金森,其全部意义不仅仅在于对她的诗歌进行赏评和分析,
其他文献
<正> 居住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的瑶族人民,历来有药水浴的习惯。他们认为药浴可以舒筋活络,驱风祛寒,强身健体。瑶家多居住在高山岭顶。高山多雨多雾,容易得风湿症。瑶家药浴就
九十年代文化散文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独特的文化意蕴和深刻的哲理内涵为散文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形成上世纪末蔚为大观的创作潮流和趋向。本文探讨了九十年代文化散文的审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它,就是指恰当、得体地使用所学语言。这种能力即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用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交际能力。本论文的主题就
<正> 对拉美当代文学中魔幻现实主义的解释,现今仍众说不一。我们中国有些人从中只看到了迷信,欧美又有人对其中超现实主义的东西津津乐道,拉美人则往往体会到它所反映的自己
<正>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而其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员工心理资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生命力和持续发展动力的又一重要来源。福建华电邵武发电有限公司通过心理资本
传媒产业作为近年来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被誉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而在中国,由于传媒业的意识形态特征,长期忽略了其产业属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入世后来自全球竞争
国家“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科技规划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基于地区优势的产业聚集是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
中国箫笛的制作,自古以来都是凭借经验;即使是公式,也全都是经验公式,公式虽然具有可操作性,可不具有严密性。笛子制作和演奏技艺的发展,特别是现代音乐声学的发展,促使不少
苏联史学界和我国少数史学家曾经认为,1939年苏联出兵波兰是为了清除“威胁”,“收复失地”、“制止扩张”,以及“击破英法的绥靖政策”。笔者根据当时的历史事实,认为当时苏联出兵波
<正>1989年,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了第三届现代音乐学会年会。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已被英国剑桥名人传记中心出版社载入《世界名人录》的林华先生,为表现我国晚唐著名诗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