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土地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尤其在农村,农村人口为追求更好地生活环境、就业条件等,大量迁移到城镇生活,造成城市建设用地紧张,而农村宅基地利用率下降的现象,如“一户多宅”、“旧宅闲置”等问题;部分偏远村落还出现“空心村”的现象,导致人均宅基地面积上升,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土地的合理利用。因此合理的利用农村土地,缓解城市用地需求,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采取措施集中规划并整理农村宅基地中存在的问题。宅基地退出中相关的主体是农户,加上退出的复杂性,导致退出工作的实施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设立不同的退出方案,不仅响应了国家土地集约利用的政策,还有利于城镇和农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加快推进全民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文研究主要以山东省诸城市农村宅基地的居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诸城市目前的区域概况和宅基地退出现状,调查目前诸城市农村宅基地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哪些因素的存在会对宅基地退出形成影响。在实证分析方面,通过走访了解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因素,并针对诸城市农户的实际想法进行研究,设计问卷问题,利用调研时间发放225份问卷,回收208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回归分析软件,建立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由此得出结论:诸城市农户退出宅基地的显著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宅基地的使用情况、是否在城镇买房、合理的价格补偿标准以及退出后的住房保障预期。针对得出的相关显著影响因素,并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想法,最终从尊重农户和保障知情权、农户补偿标准、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新安置小区的环境建设和社会保障功能五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