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植物,是原产于中国的多年生落叶乔木,在医学、工业、园林等方面应用广泛。杜仲野生资源极其稀少,其野生分布中心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杜仲能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高,作为经济作物在国内外被大面积栽植。本文以药用植物杜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杜仲的冠层特性、光合特性及抗寒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CI-110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仲(Eucommia ulmoides)为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属(Eucommia)植物,是原产于中国的多年生落叶乔木,在医学、工业、园林等方面应用广泛。杜仲野生资源极其稀少,其野生分布中心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杜仲能耐严寒,对土壤要求不高,作为经济作物在国内外被大面积栽植。本文以药用植物杜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杜仲的冠层特性、光合特性及抗寒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利用CI-110冠层分析仪采集杜仲雌、雄植株冠层参数,对不同方位的冠层指标与净光合速率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其冠层参数的季节性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杜仲雌株不同方位净光合速率(Pn)大小依次为:东>北>东北>东南>南>西北>西>西南;雄株为:南>西南>东南>东>西北>东北>西>北;杜仲雌雄植株不同方位的Pn差异显著(t=2.762,P=0.028)。杜仲雌雄植株的Pn值受LAI、TCDP和MLA的影响;杜仲雌株Pn与叶面积指数(LAI)呈极显著负相关(r=-0.924,P=0.001),与散射辐射透过系数(TCDP)呈极显著正相关(r=0.841,P=0.004),与平均叶倾角(MLA)呈正相关(r=0.359,P=0.382),但相关性不显著(P=0.382,P>0.05);雄株Pn与LAI呈显著负相关(r=-0.819,P=0.013),与TCDP呈显著正相关(r=0.797,P=0.018),与MLA呈正相关(r=0.690,P=0.058),相关性不显著(P=0.058,P>0.05)。从5~10月,杜仲LAI呈倒“V”型曲线变化,先下降后上升;TCDP季节变化与之相反,先上升后下降;MLA则呈持续上升的趋势。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测定杜仲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对杜仲光合生理特性及环境因子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杜仲雌雄植株的Pn在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光合“午休”现象明显,且第一峰值总是大于第二峰值,上午的光合速率均值也总是高于下午。在春季和秋季,雄株Pn略高;在夏季,雌株Pn高于雄株。雌雄植株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mmol)在生长季节的日变化有大体相同的趋势,均为双峰曲线。雌雄植株胞间CO2浓度(Ci)日变化为双峰型或单峰型,多数情况下,Ci上午的浓度水平要高于下午。各季节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典型的单峰曲线。Par在夏季最高(857.32μmol·m-2s-1),春季次之(440.58μmol·m-2s-1),秋季较低(197.41μmol·m-2s-1)。各季节大气中CO2浓度日变化也呈单峰型曲线。在夏秋两季CO2浓度日变化幅度明显,春季相对较平缓。相对湿度和气温的日进程曲线大体相同,且最高温总比最大光强推迟1~2小时出现。本文对杜仲进行10、5、0、-10、-20℃的人工低温处理,测定了低温胁迫下杜仲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叶片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并进一步研究了杜仲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和形态结构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的降低,杜仲叶片可溶性蛋白质量浓度大体上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在温度持续下降的过程中,P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又升高的变化趋势。SOD活性波动较大,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呈“W”型变化。随胁迫加剧,MDA含量呈“V”型变化。经不同梯度(10、0、-10和-20℃)低温处理后,杜仲叶片细胞结构均发生了改变。与常温相比较,叶片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其中0℃处理增加明显,其次为10℃。栅栏组织长度则相反,除0℃增大外,其余处理栅栏组织长度均减小。栅海比随温度降低均呈下降趋势。推测杜仲在0℃处理下较其他低温处理抗寒性更强。
其他文献
为改良晋南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推广藜麦在晋南盐碱地区的种植,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以藜麦为试验对象,设置4个磷水平(P0、P1、P2、P3,即P2O5含量分别为0、50、100、200 mg·kg-1)和3个改良剂水平:G(常规施肥:氮肥200 mg·kg-1+钾肥100 mg·kg-1);GX(常规施肥+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氮肥200 mg·kg-1+钾肥100mg·kg-1+PAM 500 mg·
OR基因被认为是花椰菜中一个显性的自发突变基因,在植物中高度保守。迄今为止,OR基因已被报道不仅促进植物中类胡萝卜素的积累,还可以提高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前期研究表明,过表达拟南芥OR基因可显著提高植株抗旱性,但关于OR基因如何参与植物的抗旱机制还有待研究。本研究分析了7个基因型拟南芥mkk突变体的干旱表型(mkk1~5、mkk7和mkk9突变体),筛选出3种对干旱敏感的mkk突变体并通过其
为了探究修复后汾河湿地氮素的恢复与平衡状态,本研究以人工修复后11年的汾河湿地临汾段(汾河公园)的绿地土壤和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植被下土壤各氮素组分的含量及全氮储量的分布特征以及测算植被层次各树种及其不同器官的氮储量,分析汾河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氮储量分配格局,对修复后的湿地公园土壤氮素恢复水平做出评价,为我国人工修复城市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氮储量的研究提供数据支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世界第三、中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但是马铃薯的种植和生产受到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Rs)的严重威胁。所以研究马铃薯的抗病防御基因在加强马铃薯抗病性和提高品质、产量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渗透素样蛋白(Osmotin-like Proteins,OLP)属于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
针对目前修复后临汾汾河湿地公园生态系统碳库尚不清晰的研究现状,本研究以汾河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分布的影响,估算汾河湿地公园不同植被碳储量,生态系统碳储量。对修复后的汾河湿地公园土壤有机碳的恢复状况做出评价。旨在为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也为当前汾河公园生态功能恢复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修复后的
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隶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蚜科(Aphididae),是全球范围内豆科植物的主要害虫。近年来,RNAi技术在害虫防治中展示出巨大潜力,且基于RNAi的作物保护技术在蚜虫种群控制方面也展现出了潜在优势。本文以TRV介导豌豆基因沉默体系为基础,构建了豌豆介导RNAi技术沉默蚜虫Chitin synthase(CHS)基因体
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土壤中重金属残留周期性长、不可逆、毒性大,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本实验对晋南地区某钢铁厂(原点)及东西两方向不同距离15个土壤样品进行采集,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质,对土壤DNA进行提取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序,研究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重金属对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用平板涂布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土壤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以及鉴定,并通过进化实验研究微生物对不同重金属
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一种新型碳基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光致发光性能、高稳定性和电子迁移率等优点,使其在药物检测、化学分析、药物输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山西省作为煤炭主产区,煤炭相关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传统煤炭加工效益低,附加值小,限制了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因此,迫切需要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将其制备成新型工业产品,提升其利用价值,促进“高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ssp.)是干旱半干旱区广为种植的牧草之一,适应能力极强,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然而干旱的生长环境是制约其生长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研究发现施加一定浓度的外源甜菜碱(Glycine Betaine,GB)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植物的抗胁迫能力。为研究外源甜菜碱对干旱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选用高产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稳定性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有重要作用,并受土地利用方式及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然而,目前关于我国不同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需要进行综合量化的分析。因此,本研究基于公开发表120篇文献的518对观测结果,采用整合分析系统评价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相关土壤性质(有机碳SOC、黏粒和p H)的影响,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