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其首选的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但其预后较食管癌、胃癌均差。我们通过研究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如何提高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远期生存率,进而指导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临床治疗,来改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预后。 材料和方法:通过查阅从2006年3月1日至2007年2月28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于符合入选标准并且病历资料齐全患者进行随访,然后对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分析主要预后相关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切口路径、肿瘤最长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侵润深度、病理TNM分期(以2009年UICC第七版胃癌TNM分期为参考)、淋巴结转移个数、上下切缘距肿瘤的距离、上下残端是否阳性、围手术期输血情况、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及恶性肿瘤家族史等。通过查阅病历、电话、书信、以及门诊复查等方法获得患者信息,随访截止日期2012年3月1日,失访者按截尾数据计算,其中失访37例,失访率为9.56%。建立临床病例资料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通过采用Kaplan-Meier法对每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同时采用Log-Rank检验法比较各组之间生存率差异。对于统计结果P<0.05,是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对于统计结果P>0.05,是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采用多因素Cox回归(Backward Wald法)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预后相关因素,来判定预后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本研究通过寿命表法计算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术后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2.1%、28.7%,中位生存时间为27.88月。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之间生存差异。统计分析结果:性别(P=0.025)、手术方式(P=0.000)、肿瘤最长径(P=0.000)、病理分化程度(P=0.008)、肿瘤侵润深度(P=0.000)、淋巴结转移个数(P=0.000)、病理TNM分期(P=0.000)、上下残端是否阳性(上残P=0.025,下残P=0.000)及围手术期输血情况(P=0.003)等各组之间的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P=0.140)、手术切口路径(P=0.903)、上下切缘距肿瘤的距离(上切缘P=0.428,下切缘P=0.526)、有无吸烟史(P=0.514)、有无饮酒史(P=0.192)及有无恶性肿瘤家族史(P=0.373)等各组之间的生存率存在差异(P>0.05),但是都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多因素COX回归模型(Backward Wald法),对单因素分析中对预后影响较明显的10个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后,结果显示: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个数、病理TNM分期是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外科治疗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1年龄、手术切口路径、上下切缘距肿瘤的距离、有无吸烟史、有无饮酒史及恶性肿瘤家族史等不是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2性别、手术方式、肿瘤最长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个数、病理TNM分期、上下残端是否阳性及围手术期输血情况是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3肿瘤最长径、淋巴结转移个数、病理TNM分期是影响食管胃结合部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4肿瘤长径越大、淋巴结转移个数越多、病理TNM分期越晚患者的预后越差。在治疗中可以提示我们选择更加积极综合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患者的3年、5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