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分离株基因组演化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流感(swine influenza,SI)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突发高热,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和继发感染等,直接影响猪只的生产性能和自身抵抗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猪流感病毒在流感病毒的生态分布和遗传进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人类健康有着巨大的潜在威胁。而河南是中国的养猪大省,但目前关于河南省猪流感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猪流感病毒的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报道较少,因此,对河南省乃至华北地区SIV病原学、基因遗传演化特征和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公共卫生学意义。为了调查猪流感在河南省的流行情况,本试验在2010年9月-2011年3月从河南省商丘、漯河和新乡等11地的猪场、屠宰场或猪病门诊采集具有呼吸道症状的猪鼻拭子410份、病死猪肺脏63份。将病料无菌处理后接种于9-10日龄的鸡胚尿囊腔,进行病毒分离。结果表明分离到3株疑似猪流感病毒,经过RT-PCR鉴定,证实所分离毒株均为H1N2亚型猪流感病毒,分别命名为SWHN/01/10、SWHN/02/10和SWHN/03/10。在此基础上,对所分离毒株进行有限稀释克隆纯化,结果显示3株分离毒株的血凝价在1:16-1:2048之间,相差较大,其原因是不同分离株在鸡胚中的增殖能力不同。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除SWHN/03/10不能凝集猪和牛的红细胞外,其余两株毒株均能凝集鸡、绵羊、豚鼠、兔、小鼠、猪和牛的红细胞;热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SWHN/01/10和SWHN/02/10属于热稳定型,SWHN/03/10属于中等热稳定型;3株毒株均对乙醚、氯仿和酸敏感;SWHN/01/10对鸡胚的致病力较强,其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和鸡胚半数致死量(ELD50)分别为10-7.16和10-6.54,其他2株毒株对鸡胚的感染力和致病力均较弱,其EID50分别为10-5.86和10-3.83,ELD50分别为10-2.43和10-2.67。将3株病毒分别接种MDCK细胞,结果显示3株病毒均能引起细胞产生明显的病变;3株毒株接种小鼠后,未观察到明显临床症状,推测毒株对小鼠致病力较弱。为进一步了解所分离的SIV毒株的遗传演化特征,本研究对SWHN/01/10和SWHN/02/10毒株全基因组的8个片段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核苷酸序列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Blast比对分析后,从GenBank下载大量序列,采用phylip3.64和MEGA4等软件进行遗传演化分析。结果显示毒株SWHN/01/10和SWHN/02/10均为新型四源重组猪流感病毒,其中HA和NP基因片段推测来源于经典猪流感;NA和PB1基因推测来源于人H3N2流感病毒;PB2基因推测来源于美洲禽流感;M基因片段推测来源于欧亚禽流感;SWHN/01/10毒株NS基因来源于亚洲禽流感,而SWHN/02/10毒株NS基因来源于经典猪流感。新型四源重组流感病毒的发现再次证明了”猪”是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其是否会成为猪群的主要流行毒株,是否会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这两点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了解细胞因子在猪流感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部分试验利用SIV感染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然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对在不同时间点收获的细胞中的IL-1β、6、8、13、17、12p35、12p40和18等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IL-1βmRNA的表达量在48h增加到最高;IL-6mRNA的表达量在感染后1h内显著增加;IL-8mRNA的表达量在12h时达到最大量;IL-12P35mRNA的表达量在72h迅速上升达到对照的56.1倍;IL-12P40mRNA的表达量1-2h表达量较高;IL-13在72h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30.7倍;IL-17mRNA的表达量在72h达到最大值,为对照的4.9倍;IL-18mRNA的表达量在12h达到对照的1.9倍。本部分试验结果显示猪流感病毒感染PBMC后能引起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量显著增加。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河南省部分地区猪流感病毒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河南省猪群中存在H1N2SIV病毒,通过病毒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和遗传演化分析显示所分离到的两个毒株均为新型四源重组猪流感病毒,并首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证实SIV感染能引起PBMC炎性相关因子表达量的显著增加。本研究系统阐述了河南地区H1N2亚型分离株的遗传演化数据,对河南省乃至华北地区SIV病原学、流行病学和遗传演化特征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公共卫生学意义。
其他文献
传统的课堂管理中,往往是采用教师为导向的纪律约束模式。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积极尝试有利于创建积极课堂的学生自我约束的课堂管理模式。  一、学生自我约束的可行性  研究表明,学生能够对其行为进行自律,前提是:  1.教师努力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课堂;  2.教师和学校反思已有的比较传统的纪律管理思想,给予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机会;  3.教师和学校以身作则,并花时间教导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行为。
摘 要: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辅助推动作用,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发挥着资源活化作用。但过度使用多媒体则给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弊端,使得学生在多元化认知感悟过程中缺少一定的自我深思熟虑的时间和空间。合理有效运用多媒体,发挥其服务功效是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必然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多媒体 弊端  现代化教学设备,特别是多媒体,都是对课程教学的改革创新,能在节省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阶段英语教学面临新形势的挑战。作者结合近几年初中英语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几点看法与体会。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初中阶段英语教学面临新形势的挑战。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在这一特殊的背景下,开展英语教学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下面结合近几年初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用最美好的词汇形容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倍感荣耀。在工作的闲暇之余,我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让学生满意的教师。同时,也不断地结合自己所教的科目和所带的学生,不断反思:“把教学的过程当成是一种享受,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近三年,我教的是学校体育特长班的英语。体育特长生,顾名思义,就是高中生里的一个特殊群体,是体育领域的
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是由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引起的鸡的各种可传播的良性和恶性肿瘤。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是90年代初期分离并鉴定的一
摘 要: 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及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需要出发,分析反思性学习策略方法运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反思总结归纳演绎课程知识,提高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能力。反思性学习是对课程知识的温故知新和总结提炼,促进学生理性思维感知和认知过程的有效优化。探讨反思性学习思维运用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的必然补充,能在提高课程效率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知识技能的内化生成。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锦鲤疱疹病毒(Koi Herpesvirus, KHV)是锦鲤疱疹病毒病(Koi Herpesvirus Disease, KHVD)的病原,它主要感染锦鲤和鲤鱼,鱼苗和成鱼死亡率均达到80%以上。1998年在以色列,美国
摘 要: 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要与学生心贴心地沟通,达到亲其师、信其言的目的,还要提高业务水平,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学法指导,丰富课外活动。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情感教育 学法指导 课外活动  目前农村初级中学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大多数学生感到英语难学,产生厌学情绪。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不够;第二,初级中学英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基本无专业英语教师;第三,小学英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