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愈的《毛颖传》是一篇“游戏之文”,也是一篇“千古奇文”。作者兼综史传、寓言、小说等体式,用“以文为戏”的方式,将内心的“不平”鸣之于文。《毛颖传》一问世,后世仿者甚众,在宋代兴起了两次仿作风潮。本文以宋代《毛颖传》仿作为研究对象,力图寻绎《毛颖传》仿作的发展规律,包括仿作的发展历程、所作出的突破、仿作体现的重要意义和艺术缺陷等。正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宋代《毛颖传》仿作的发展历程。从历时性层面对仿作在北宋、南宋两个不同时期发展状况进行探索,从共时性层面对两个时期的仿作特点进行重点论述。北宋是仿作的方兴期,此时期仿作主要有同旨仿作和创意仿作两种类型,以仿作群的形式存在。南宋是仿作的继进期,此时期仿作在艺术上的创造性逊色于北宋,但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胜于前代,蕴含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气候”。第二部分探讨宋代《毛颖传》仿作的新变。宋代仿作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同时,也有所创新。具体表现有三点:从外在形式和叙事模式来看,突破了宋前单一化模式,由“一元化”趋向于“多元化”;从抒情方式和创作态度来看,从“发其郁积”转为“怨而不怒”;从仿作中的主客体关系来看,经历了由“物我对应”到“物我分离”的过程。第三部分将宋代《毛颖传》仿作放在宋代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主要从文学观念和文体观念的角度切入。从文学观念方面来看,宋代仿作实践和继承了“以文为戏”、“以故为新,以俗为雅”、“以议论为文,以才学为文”的文学观念。从文体观念方面来看,实现了对“史传”之体的突破和“文传”之体的深化。第四部分研究宋代《毛颖传》仿作的缺陷和成因。宋代《毛颖传》仿作的缺陷有:一是题材内容的趋同,易致人物家世雷同、人物形象雷同、典故雷同之弊;二是主题意蕴的相似,表现为“不平之鸣”、君子之道等主题的相因;三是叙事结构的规摹,主要是对原作谋篇布局、叙事技巧的因袭。其原因主要与仿作者的客观环境、文学素养、创作态度、模仿的局限等方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