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肥胖患者日益增多,并且发病率增长较为迅速。肥胖不仅不美观,更对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其合并的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不孕症、骨关节病等,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尤其是向心性肥胖者易出现血中脂肪酸含量过高、甘油三脂血症。腹部过多的脂肪沉积在内脏器官,更易患病。但目前许多学者在研究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时,往往只谈与肥胖有关,而忽视了肥胖的类型。研究目的:采用前瞻性对照试验,应用电针的方法,观察电针对单纯性肥胖的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两种类型临床疗效,为针灸减肥适应类型提供科学依据。对象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全身性肥胖27例和中心性肥胖患者42例,按照肥胖的类型,均采用电针的方法,以带脉、中脘、天枢、水分、丰隆为主穴,脾虚湿阻型加脾俞、阴陵泉;胃热湿阻型加曲池、足三里;肝郁气滞型加肝俞、足三里;脾肾两虚型加关元、脾俞、肾俞;阴虚内热型加三阴交、肾俞;便秘加腹结、上巨虚、足三里;穴位均取双侧。穴位常规消毒,按肥胖度选取30号的40~60mm针灸针(华佗牌无菌针灸针),根据患者肥瘦不同,采用单手快速进针法进针,,行提插捻转法使之得气,在得气的基础上,加G6805电针仪,密波频率50-100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留针30min。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减肥方法,提倡低脂、复合碳水化合物、高纤维饮食,限制饮酒、高脂、高糖饮食。女性经期不做治疗。每例病人治疗前后测量身高、体重、腰围、髋围,要求测量标准化,即定时、定秤(尺)、定条件(饮食、着装等),一周治疗5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将所得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治疗后全身性肥胖组与中心性肥胖组体重指数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间治疗后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身性肥胖组腰围差值与中心性肥胖组腰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全身性肥胖组髋围差值与中心性肥胖组髋围差值比较,差异没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腰髋比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可以降低全身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者的体重指数,且降低中心性肥胖患者体重指数作用优于全身性肥胖;2.电针对中心性肥胖患者腰围的缩小作用优于对全身性肥胖患者;3.电针对中心性肥胖患者和全身性肥胖患者髋围围的缩小作用相当;4.电针对中心性肥胖患者腰髋比的缩小作用优于对全身性肥胖患者;5.电针减肥对中心性肥胖患者疗效优于对全身性肥胖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