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藻多糖辅助标准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分析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guiqq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多种胃疾病的发生相关。根除HP可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但根除HP的抗菌治疗会打破肠道菌群稳态,降低肠道屏障作用。益生元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但目前国内外对HP根除治疗过程中添加益生元制剂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尚缺乏统一临床认知,本研究应用益生元制剂岩藻多糖(Fucoidan)辅助标准四联疗法(Standard quadruple therapy)根除HP,观察分析HP治疗疗效以及肠道微生态的变化,旨在探讨岩藻多糖辅助根除HP的有效性及对调节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HP阳性患者90例,随机分配至标准四联疗法组(SQ组)、标准四联+岩藻多糖联合组(SF组)及岩藻多糖+标准四联序贯组(FS组)。SQ组给予标准剂量的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枸橼酸铋钾(标准四联)治疗2周;SF组给予标准四联联合岩藻多糖治疗2周后,再单独给予岩藻多糖继续治疗4周;FS组先给予岩藻多糖治疗6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阳性者再给予标准四联治疗2周。在SQ组结束治疗后停药4周、SF组治疗结束后立即、FS组标准四联治疗结束后停药4周时复查13C-UBT,观察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HP根除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症状疗效。分别在第0周和第6周采集三组患者的粪便样本,若FS组患者服用岩藻多糖后继续追加标准四联疗法,则在第12周采集第三份粪便样本。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治疗前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结果:SF组、FS组患者症状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SQ组(Z=13.40,P<0.05);三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显著降低(t=4.74~8.80,P<0.05),且SF组、FS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低于SQ组(F=3.84,P<0.05);三组治疗方案的HP根除率无显著差异(P>0.05)。根除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以及Beta多样性无显著变化(P>0.05)。在门水平:三组患者肠道菌群主要由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梭杆菌门(Fus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等组成,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SQ组在根除治疗后,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丰度显著升高(P<0.05),成功根除HP者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比值显著降低(P<0.05);SF、FS组在门水平上主要菌群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在属水平:根除治疗6周后,SQ组中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嗜胆菌属(Bilophila)、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等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等有益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丁酸单胞菌属(Butyricimonas)、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有益菌显著降低(P<0.05),进一步分析,成功根除HP者的肠道菌群中罗斯氏菌属(Roseburia)、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等有益菌属相对丰度显著升高,根除失败者的肠道菌群中上述有益菌属丰度较治疗前有降低趋势,丁酸弧菌属(Butyrivibrio)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SF组中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Dorea等有益菌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肠杆菌属(Lactobacillus)、消化链球菌属(Peptostreptococcus)等条件致病菌相对丰度显著减少(P<0.05),在根除失败者的肠道菌群中也可见Dore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罗斯氏菌属(Roseburia)、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等有益菌相对丰度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无显著性(P>0.05);FS组中有益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罗斯氏菌属(Rosebur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梭菌属(Clostridium)、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Dorea、真杆菌属(Eubacterium)、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相对丰度在第0周、第6周、第12周呈逐渐上升趋势,条件致病菌如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放线菌属(Actinomyces)则呈逐渐下降趋势,以上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根除失败者的肠道菌群中上述有益菌属丰度较治疗前有升高倾向(P>0.05);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在SQ组治疗后减少,SF组治疗前后无变化,而在FS组治疗后其丰度显著增加(P<0.05)。FS组患者治疗后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毛形杆菌属(Lachnobacterium)、粪厌氧菌属(Anaerostipes)、真杆菌属(Eubacterium)等有益菌丰度显著高于SQ组及SF组(P<0.05)。结论:1.岩藻多糖可辅助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并可显著改善HP感染者临床症状。2.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可导致肠道微生态结构改变。3.岩藻多糖可纠正由标准四联疗法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状态,缓解胃肠道症状。4.HP根除治疗前添加较同时添加岩藻多糖可促进更多肠道有益菌群生长。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与软坚散结方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进而对两种中药方剂对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进行比较,并观察Bcl-2 mRNA在A549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将人肺腺癌A549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选择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A549细胞随机分为3组:两种不同功效中药方剂组(清热解毒方、软坚散结方),DMEM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将各组细胞培养至48h后做如下检测:(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在贲门失弛缓症(EA)患者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前检查、术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青岛大学附属烟台毓璜顶医院内镜中心33例行POEM治疗的EA患者(EA组)和62例(排除食管相关疾病)需完善胃EUS检查者加做食管EUS(对照组),测量贲门口和贲门上5、10、15 cm处固有肌层、环形肌层厚度,计算环形肌层百分比。术后3月
目的:肠平方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有效方剂。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肠平方治疗IBS的疗效,并结合查阅文献、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肠平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避水应激实验建立IBS大鼠模型。治疗组采用肠平方连续灌胃14日,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14日。给药结束后,观察IBS大鼠的症状变化
目的:探讨基于“高血压达标中心”管理模式针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等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集团的30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组,26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前瞻性研究。试验组按照“高血压达标中心”管理模式及流程进行管理,对照组按常规慢病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试验组随访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每1~3个月随访1次,共
目的1.证明超速离心法可以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源性外泌体。2.获得组间差异性表达的外泌体miRNA。3.完成组间差异miRNA的GO富集分析和KECG富集分析,同时完成差异miRNA靶基因关系预测结果的初步研究。方法1.收集住院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根据纳排标准将样本分为肺腺癌组、肺鳞癌组和对照组。2.使
研究目的:明确来氟米特(LEF)在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g G4-RD)诱导缓解及维持治疗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将来临床治疗Ig G4-RD提供新思路,进一步优化Ig G4-RD治疗方案,同时为Ig G4-RD的未来研究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此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就诊且已随访满12个月的Ig G4-RD患者,所有患者初始时均处于疾病活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NAFLD)可以从单纯脂肪变性进展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进一步进展至肝纤维化、肝细胞癌。多项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会加重NAFLD的病程,使疾病进展的风险加倍。本探究旨在探讨老年2型
目的:通过对宫内炎症与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相关性及布洛芬干预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宫内炎症对胎龄小于32周早产儿PDA发生、预后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出生、NICU住院的216例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母临
目的:观察伊布替尼单药方案与R-CHOP方案治疗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分析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因素对CLL患者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03月-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及青岛市商业职工医院就诊的63例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的初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
目的:暴露前预防(PrEP)是通过口服抗病毒药物来预防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一种新型有效的生物学预防方法,目前全球多项临床实验研究已经证明PrEP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能够有效预防新的HIV感染。2019年,全球已有51个国家和地区颁布了成人使用PrEP预防HIV感染的指南。然而,口服PrEP可能会出现“风险补偿”,也就是通过改变性行为而导致性传播感染(STIs)的增加。针对这一问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