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养生观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人们生活中就会有病痛、衰老和有限的生命等烦恼,保健养生便成为人们追求的永恒话题。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养生活动便已然形成,逐步成熟于春秋战国时期,并应运产生各种养生方法。与此同时,一大批思想家都开始对养生理论以及养生方法进行探究。在诸多养生学术思想中,对中国养生文化产生最深远影响的便是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养生观。历史在不断地更迭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同时,我们对于老子养生观的理解也在进一步深化。我们要摒弃老子养生观中消极落后的观念,汲取其中积极合理的观念,结合当代社会的现状,不断创新、优化老子养生思想,从而使其更具普适性,更能被现代人所接受。当代社会,我们对于老子养生观的研究,有助于当代人树立正确的养生观;有助于解决养生误区等社会问题;有助于民族强盛和国家富强。
  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对老子养生观进行阐释。
  第一部分论述了“养生”概念的界定以及老子养生观的形成背景。“养生”一词虽然不是老子首创,但《老子》一书中却出现了“摄生”“长生”等与“养生”有相同含义的词语。所谓“养生”,就是通过采取一系列养生措施,来维护身体的健康、长寿,对生命的延续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生命关怀。老子养生观是在前人的养生实践、老子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思想文化背景的条件下产生。
  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老子养生观的内容。首先,阐述了“道法自然”和“形神兼养”的主要原则,道法自然是指养生要尊重自然规律,即遵从万物自然而然的发展规律。对此人不应该一味地追逐外物,这是与人之本性背道而驰的,要做到“自然无为”。形神兼养是指老子把外在的形体与内在精神作为养生的关键,并提倡注重“养形”和“养神”相结合。其次,探讨了老子养形的方法,主要从贵身重生和大患如身两个方面进行阐释,认为“形”是养生之基础。再次,阐述了老子养神的方法,主要有啬宝精气、养心止欲、致虚守静和尚柔不争四个方面,第一,老子从“精、气、神”方面出发,认为养神就是要保全精气,即啬宝精气;第二,在老子看来,生命的长寿之道在于养心,养心可以使生命全生、尽年,而养心之道的核心便在“止欲”,即养心止欲。第三,老子坚持把“道”作为最高养生意旨,而“虚”是“道”的一种表现状态,“静”则是“道”在宇宙万物中的具体呈现,虚静正是内在生命与外在环境的融合,所以老子把致虚守静作为天地万物的长养方法。第四,老子认为,生命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本,生命以一种柔弱的形态呈现于世人面前,所以,尚柔不争,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便成为了老子的长养方法。最后,老子阐述了其养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坚持突破自我生命的局限,从而实现长生久视的养生境界。
  第三部分对老子养生观进行评价并探讨了其当代价值。老子养生观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有其独特的养生理论贡献;由于早期社会人们知识水平有限,思想观念的不成熟和科学技术的欠发达,老子养生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历史局限和理论缺陷。总而言之,老子养生观对后世道教和传统中医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并且对于当代社会有其独特的价值,即有利于树立悦生惜死的生死观、有利于缓解焦虑,提高受挫能力、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可见,老子所提出的养生方法,至今仍不过时,仍然与当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完美切合,人们可以从中汲取适用的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养生行为,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的价值。
其他文献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新兴技术的一种,以其独有的浸入感、互动感和构想性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势必会对高校图书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及设备又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何将高校的各种资源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提高高校图书馆用户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利用率会是高校图书馆引进和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之后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  本文以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为基础,结合访谈结果设计并构建了以成就期望(P
在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的场景拓宽了,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方便的同时又面临着隐私泄露和滥用的隐患。公众越来越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站”已经成为网络化、数字化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组成部分。网站发布的隐私政策既是机构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也可被用户视为可信赖性的信号。如果网站隐私政策能够清晰明确地传达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目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各项措
在信息经济的大环境下,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信息服务企业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保证个性化服务需要用户提交个人信息,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收集和使用用户个人信息需获得用户的知情同意,所以更加需要用户有较高的判断给予“同意”的知识和能力。在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觉醒、隐私自理条件下个人隐私保护能力不足、信息服务与信息获取对用户隐私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在理论上构建信息用户隐私素养内
加尔维诺·德拉-沃尔佩(Galvano Della Volpe,1895—1968)作为“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的的创始者和思想领袖,他的思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主要围绕德拉-沃尔佩的科学技术观进行研究,在梳理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的基础上,挖掘德拉-沃尔佩科学技术思想的深层次内涵,并对其科学统一的思想进行补充与延伸。在现代实验科学的逻辑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现代物理学、现代生物学、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 年10月28 日),十七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家。在欧洲思想史上,被认为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启蒙思想家,是英国最早的经验主义者,同时被称为“自由主义之父”,在伦理学领域产生极大影响。他坚决反对天赋观念论,提出道德源于经验说,坚持经验主义作为伦理学说的基础,对自由主义的研究探索,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西方历史文化传统的来源与发展
环境伦理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及其践行都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在高等院校实施环境伦理教育。只有通过教育使环境伦理深入人心,才能对发展实践的价值合理性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规范,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有相应的思想道德修养,而且要有环境保护意识。当前高校环境伦理教育并不理想。很多高校尚未对这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高校环境伦理教育的普及率很低,大学生的认知度不高。
学位
近年来,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公益众筹活动得到迅猛发展,且不断普及,让公益众筹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众筹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诸如诚信缺失,偏离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公益丑闻不断,公益组织公信力屡受质疑,冲击着公民的慈善热情。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维护公益众筹的正当性并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确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学术界在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对公益众
学位
意象思维作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之一,与西方注重抽象思维方式的差异显著,导致我国意象思维在取象比类方式中与西方的实证研究方法有明显不同。意象思维的含义在于,它既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概念符号去理解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它还能够以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对象世界的内在联系。意象思维本是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如果片面的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只有具象思维而否定抽象思维是不科学的,应当立足整体、统筹
学位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在马克思的学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在对马克思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剖析了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并探究了其当代价值。  全文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产生的条件。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的产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该思想的形成以资产阶级内在矛盾的暴露、工人阶级生活状况的恶化、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高涨以及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
学位
主体性思想是哲学的重要思想。主体性对于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属性。主体性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而是随着人的实践活动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对于主体性的理解和探究一定要从实践活动出发。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网络实践愈发成为人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活动,由此,人的主体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实践出发探究了网络实践中的主体性境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阐释相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