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的交通与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又会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推动力。区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利于社会发展。定量化研究两者发展变化时空特征及相互影响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辨别陕西交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的交通与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同时经济的迅速发展又会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和推动力。区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忽视其中任何一方都不利于社会发展。定量化研究两者发展变化时空特征及相互影响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辨别陕西交通与经济发展瓶颈,实现两者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因此,本研究以陕西省107个县级行政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耦合理论等理论指导下,借助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工具,定量化研究陕西省县域2000-2018年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格局特征及两者耦合协调特征,探究交通与经济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促进两者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其他地区交通和经济相互关系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从路网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区位优势度三方面指标构建交通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陕西省县域2000-2018年交通优势度时空变化特征;(2)从经济实力、经济结构、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体系四方面选取代表性指标构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陕西省县域2000-2018年经济发展水平时空变化特征;(3)基于耦合协调模型计算陕西省2000年和2018年交通和经济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并进行时空差异分析,利用地理探测器探究交通与经济空间分异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如下:(1)陕西省县域交通优势度分布呈圈层式减小且随年份逐渐增加。各县域之间差距较大,呈现出由中心区域向外围地区圈层式减小;陕西三大地区县域平均交通优势度关中最大,陕北次之,陕南最小;2000年,交通优势度最大和最小的县分别为莲湖区(0.7720)、府谷县(0.1384),2018年最大和最小的县分别为碑林区(0.8387)、镇坪县(0.2158);从2000年到2018年各县交通优势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将交通优势度按自然断点法分为6级,交通优势度处于4-6级县域数量增长,处于第6级县域数量增长且分布范围收缩。(2)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核心边缘模式且各县排名变化较大。陕西省各县域内部经济差异明显,高经济发展水平县域主要分布在市辖区、神木县、府谷县等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或政策条件存在优势的地区,低经济发展水平县域则分布在边缘地带;2000年,经济发展水平最大和最小的县分别为新城区(0.2150)、紫阳县(0.0114),各县平均值为0.0525,2018年最大和最小的县分别为神木县(0.7715)、周至县(0.1397),各县平均值为0.2615;从2000年到2018年各县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排名变化较大,增长最多的为65名,减少最多的为83名,将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值按大小分段,分段等级越高,所含县域数量越少。(3)陕西省各县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存在较强辐射效应,整体由失调转为协调。各县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越靠近市中心的县域值越高;2000年,耦合协调度最大和最小的县分别为莲湖区(0.6258)、佳县(0.2461),2018年最大和最小的县分别为碑林区(0.7911)、镇坪县(0.4509);从2000年到2018年,各县耦合协调度增长巨大,2000年时值高于0.5处于相对协调状态县域数量占总县域的9.35%,2018年增长为98.13%;将耦合协调度分为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6种耦合协调类型,其中严重失调、中度失调、轻度失调的县域数量都呈现下降状态,而勉强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县域数量都呈现上升状态。(4)交通基础设施的距离和密度对整体经济空间分异影响较大,相对应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措施对整体交通空间分异影响较大。路网密度和区位优势度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影响明显高于交通干线影响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交通空间分异的解释度最高,任意两因子交互作用的解释力均大于其中单一因子的解释力。
其他文献
干旱作为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遥感技术的发展为干旱监测提供了新的途径。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SM)是影响陆-气相互作用的基本气候变量,是影响降雨-径流过程的基本水文变量,是调节净生态系统交换的基本生态变量,是基本的农业变量。土壤水分的盈亏可以直接反映农业干旱的情况。因此,准确获取土壤水分的变化趋势,对于农业干旱的监测尤为重要。陕西省位于西北地
嘧啶衍生物是以嘧啶为母核的一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其不仅在现代农业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而且在生物医学等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发现这类化合物在肿瘤治疗中也具有较好的表现。随着对嘧啶衍生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以嘧啶为母核的第三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出现,给肿瘤患者带来福音,但临床发现,长时间使用该类抑制剂会出现耐药性,使得治疗效果明显下降,因此急需发现新的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本研究以
界面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许多化学、环境、生物和催化等过程都在界面上进行,从微观分子角度理解界面的结构和动力学对分析界面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常规实验手段因缺乏高度的界面选择性与时间分辨率(10-12-10-15s)无法用于界面研究,而非线性光谱学的发展从分子层次上为理解界面结构动力学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本学位论文主要利用实验室自主搭建的非线性光学平台,即和频(SFG)光谱和超快红外光谱,研究了空气/电
本论文对生物碱Galanthamine和部分Hasubanan型生物碱的全合成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且研究了几种多环生物碱的全合成,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的内容。第一章:Galanthamine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Galanthamine是在高加索的一种石蒜科植物雪花莲中分离得到的菲啶类生物碱,主要用于重症肌无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儿童脑型麻痹、因神经系统疾患所致感觉或运动障碍、
多肽化学不仅在现代制药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也极大推动生命科学和化学学科的发展。多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相连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活性物质,在生命体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可作为信号转导的激动剂,调控细胞内信号的转导过程,而许多成功的多肽类药物也具有同样的功效。由于多肽类药物良好的生物活性及生物兼容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天然氨基酸结构有限,使其构成的天然肽往往具有较低的生
切换系统是一类重要的混杂系统,由有限个子系统和调节这些子系统如何切换的切换律共同构成.由于外部扰动和测量噪声等干扰因素会影响系统信息传输和检测,可能会导致系统输出信号不精确.于是,在系统中引入滤波器,以便得到最优逼近的估计信号.而采用事件触发机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数据传输,节约了计算资源.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更关注系统在固定时间区间内的动态行为.本文基于模式相关的事件触发传输机制,研究了异步切换下的切
自仿测度μM,D是由扩张矩阵M ∈ Mn(R)和数字集D ?Rn构成的仿射迭代函数系{φd(x)=M-1(x+d)}d∈D唯一确定的,它的非谱性与Hilbert空间L2(μM,D)中正交指数函数系的有限性或无限性密切相关.本文主要研究非谱自仿测度中的第(Ⅰ)类问题:μM,D-正交指数函数系基数的估计,主要结果如下:(1)获得了一类非谱自仿测度下μM,D-正交指数函数系基数的一个更为精确的上界.通过
螺环化合物作为一类具有三维结构的分子,在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和功能材料中被广泛应用。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因其高原子经济性和步骤经济性等优势已经成为构建环状(螺环)化合物的一种高效方法。在这些报道中,三价铑催化剂因其高活性、高选择性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利用三价铑催化C-H键活化目前已经实现了多种碳环和杂环衍生物的制备,特别是三价铑催化的[4+1]环化反应,该反应的关键是设计合适的C1合成子来合
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是一种传统药用植物,属于十字花科(Cruciferae)菘蓝属(Isatis)。菘蓝的根称为板蓝根(Isatidis Radix),菘蓝的叶称为大青叶(Isatidis Folium),有清热解毒和凉血利咽的功效。芥子油苷(Glucosinolate)是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芥子油苷及其降解产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在
在种群动力生物学中,前人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反应扩散方程是常用的工具.研究种群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提出针对性的方案,调控种群之间的关系,进行生物防治,维持生态平衡等.物种之间的关系有捕食,竞争,互惠三种,本文研究了两类捕食-食饵模型,只考虑捕食者与食饵之间的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研究了一些相关性质.主要工作如下:第1章介绍了生物种群学的研究背景,以及学者们的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第2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