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现有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00多万,每年新增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10多万人,结肠造口后由于排便方式的改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身心及社会功能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新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和社会心理适应水平是影响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通过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心理适应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内行患者计划(Expert Patient Program, EPP),是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框架,在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的基础上发展来的,以内行患者为指导的自我管理计划。它的主要目的是给予患者支持,加强他们的自信,提高社会心理适应,改善生活质量及更好管理自己的生活。内行患者计划在国外已经广泛实施于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及癌症患者,研究证明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以及社会心理适应。国内外关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心理适应研究不多,而对于自我效能和社会心理适应的干预性研究更是未见报道。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调查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社会心理适应情况,并且评价在永久性结肠造口人群中实施内行患者计划的效果,为生活质量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目的:了解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知识、造口相关自我效能、自我管理、社会心理适应的水平;探讨造口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和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的相关性;评价内行患者计划实施后4周的效果。方法:采用造口相关知识问卷、自我效能问卷、自我管理问卷、社会心理适应水平问卷调查109名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在调查的同时,招募内行患者和内行患者计划课程的参与者,首先对招募的11名内行患者进行培训,接着由内行患者给81名课程参与者授课,评价授课前以及授课后4周各项评价指标的变化,同时了解患者对参与内行患者计划的感受。结果:造口相关知识总分为56.08±13.95,得分百分比为62.3%;造口相关自我效能得分为87.25±26.07,得分百分比为62.32%;自我管理得分为129.09±22.32,得分百分比为70.1%;社会心理适应水平为44.38±9.64,得分百分比为55.4%;造口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中的自理程度与社会心理适应呈正相关,r分别为0.518、0.451、0.428,P<0.05;参与内行患者计划课程前,造口相关知识得分为51.89±11.45,参与课程后得分为89.22±1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参与课程前自我效能为71.56±5.93,参与课程后自我效能为85.61±1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参与课程前的自我管理为125.44±19.27,参与课程后为140.78±1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参与课程前的社会心理适应为47.59±9.64,参与课程后为53.37±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社会心理适应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造口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与社会心理适应呈正相关,提高造口相关知识、自我效能及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内行患者计划的实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造口相关知识、自我效能、自我管理和社会心理适应水平,大多数内行患者计划参与者都对计划的实施给予肯定的评价,计划的实施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