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划区轮牧是现代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此,以15年滩羊轮牧-典型草原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排泄物对典型草原三种优势牧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践踏对牧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采食对牧草繁殖的影响;放牧率与放牧季节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及家畜粪便在种子萌发传播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滩羊排泄物对典型草原牧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在尿液作用1个月后,茵陈蒿株高生长和生殖枝率在1.5 L/m2处理下达到最小且显著低于未处理组(P<0.05);而胡枝子和长芒草生长在2015年无显著影响(P>0.05),但2016年尿液作用2个月后,两种牧草的生长幅度高于未处理组。可见,尿液对牧草有短期的生长抑制作用,但作用效果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或变成促进作用,这主要由牧草物种和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短期内粪便对三种牧草的生长和生殖作用均不显著但随着粪便的分解有促进三种牧草生长的趋势。2.滩羊践踏对典型草原牧草生长和繁殖的影响践踏促进了长芒草、胡枝子的横向生长,并在践踏1一个月后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在践踏短期内对牧草有性繁殖的作用因物种而各异,相同践踏强度下,茵陈蒿的有性繁殖受到促进(P<0.05)而胡枝子则受到了抑制(P<0.05)。3.滩羊采食对典型草原牧草繁殖的影响家畜的采食随放牧时间的推移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随着放牧率的增大,采食量有下降的趋势;放牧能增加茵陈蒿、胡枝子的生殖枝百分比,但未有显著的影响(P>0.05)。4.放牧对典型草原土壤种子库的作用暖季和冷季放牧地土壤种子库均在8.7羊/公顷放牧率下达到最低且显著低于0羊/公顷放牧率(P<0.05),在土层5-10cm中土壤种子库密度随放牧率的增加而增加,说明放牧能显著降低土壤种子库的密度并影响种子库的垂直分布。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随放牧率的增加而增加(P<0.05),但在冷季放牧地的作用并不显著(P>0.05),这说明放牧能改变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但因放牧季节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草地粪斑覆盖面积在8.7羊/公顷暖季放牧地达到最大值,且年际之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粪斑分布受到牧草资源和放牧时间的影响。暖季放牧中干粪中种子数量显著高于鲜粪(P<0.05),但冷季放牧地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粪中萌发的种子以茵陈蒿、二裂委陵菜种子居多,可见,家畜通过粪形式传播种子受到放牧时间、粪便形状及种子形态的影响。长芒草种子在0.05、0.1、0.15 L尿量作用下,萌发率降低了14.5%(P<0.05)、30%(P<0.05)、32%(P<0.05);胡枝子在0.1 L尿量下,萌发率降至0%(P<0.05)。这说明,尿液能抑制胡枝子、长芒草种子的萌发,而胡枝子的耐受阈值更低。综上,放牧能降低土壤种子库的密度,提高物种多样性;排泄物、采食、践踏在一定条件下对典型草原优势牧草的生长和繁殖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表明,适宜的放牧有助于典型草原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