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自由——兔子四部曲中兔子历程的存在主义初探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尤其是他的自由理论的基础上,对兔子四部曲中兔子对自由的追寻进行分析。约翰·霍耶·厄普代克(1932—2009)是公认的二十世纪美国最杰出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四十多年时间里,他勤奋著书,平均一年著书两本。然而,真正让他一直享誉全球的是他倾注三十年心血创作而成的兔子四部曲,其主人公“兔子”更是成了美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形象。兔子被视为当代美国民众的代表。他是一个真正的美国白人:接受教育、服军役、有份工作和家庭而且过着体面的生活。不过,兔子发现他被困住了,生活一团糟,因此他想跳出来,完全地得到精神自由,而这种自由,如本文所讨论的,同萨特的“绝对自由”亦即其哲学核心可相呼应。对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的分析采用过不少视角,但萨特存在主义视角很少启用。萨特的哲学以绝对自由为中心,他的一些关于自由的哲学观点,尤其是“超越处境”的思想,即被本文用为理论基础。在萨特看来,自由存在之地就是超越处境的地方。本文旨在萨特自由理论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兔子四部曲中兔子超越过程的阐释来分析他对自由的追寻。   本研究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导论”,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简要介绍。第一部分概述了作者约翰·厄普代克及其兔子四部曲的相关信息。第二部分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从历史的角度理清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发展过程,进而揭示了它的社会功效,也为运用萨特的理论来分析兔子追寻自由的行为打下了基础。同时,该部分也解释了存在主义的自由这一概念。最后一部分绘制了本文的框架。第二章,“追寻自由之必要性”,是对追寻自由的必要性的分析。正如萨特所说,“我们命定是自由的”。人永远是并且绝对是自由的,否则就不存在。人的自由不能与人的存在分开,自由不是人的一个特性,它是人存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兔子四部曲中可以很容易地察觉到,兔子已经失去并且在不断地失去他残留的自由。因此,为了成为一个完整的存在,兔子迫切地需要追寻他已经失去并正在失去的自由。第三章,“追寻自由之途径”,阐释了追寻自由的途径。首先应该认清,自由意味着对“存在”的选择,而存在即对处境的超越,因此,直接地说,要自由就要超越“处境”。萨特区别了五类“处境”:“我的位置”、“我的过去”、“我的周围”、“我的邻人”、“我的死亡”。在对五类“处境”超越的指引下,本文的研究进入了更深层次。首先要讨论的是“我的位置”,它是我自由选择的结果,且不能对我的自由产生任何限制。兔子不仅摆脱了自己住所的限制,同样也摆脱了他以前的教练托瑟罗和情人鲁丝住处的限制。紧接着要超越的是“我的过去”。兔子并没有深陷在高中打篮球时的美好过去中,相反,在某些特定的时刻,他利用这往日的辉煌来安慰或放松自己。接下来要超越的是“我的环境”。在四部曲中,女性的觉醒的确给他带来了些麻烦并在一定程度上把他限制起来了,但他最终还是打破了这些限制并使自己沉浸在与女性发生性关系之中。当论及对“我的邻人”的超越的时候,值得注意的是,兔子婚姻的中心一直是他自己,而不是与詹妮丝构成的整体或詹妮丝她自己。他不许其他任何人,哪怕是他的妻子,来破坏他绝对的自由。最后要超越的是“我的死亡”。尽管兔子害怕死亡,会禁不住地想起与之相关的人或事,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典型美国式的方法,即及时行乐,来面对死亡。最后一章得出本文结论。兔子是一个萨特式的英雄,他超越了五类“处境”来追寻他的自由。而本文只是一个从萨特哲学视角进一步研究兔子四部曲的开始,更多的相关研究,比如对四部曲中女性人物的女权主义解读,很可能会在不远的将来开展起来。
其他文献
学位
用会话分析作为中心分析工具,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视角调查了三岁汉语儿童的会话特征。目的在于从两个方面探究孩子与不同的人(妈妈、爸爸、奶奶、爷爷、朋友等)会话呈现出来的特征
文学翻译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是否能够准确传达原文风格。对于译者来说,文学翻译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原作风格的传达。尽管传统文体学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小说风格翻译,但是功能文体
左拉·赫斯顿是美国20 世纪一位杰出的黑人女作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眼望上苍》是左拉·赫斯顿的代表作,被当今美国文学界和批评界誉为黑人文学的经典,女性主义文学的经
学位
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核心,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编辑的重要环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新闻作品,包括新闻标题,呈现出自
威廉·福克纳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为璀璨的文学巨星之一,以其多产和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紧密联系而闻名于世。他独具匠心的作品,尤其是他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生动地再现了南方社会
互文性是指语篇与语篇之间的关系特性。作为语篇的基本特性之一,文学评论家和语篇分析学家对其研究由来已久。纵观这些理论研究,大多都停留在对互文性表现特征的描述阶段,很少有
委婉语作为语言学中与文化、历史和风俗联系密切的一种语言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总是在人际交往中有意无意地使用到委婉语,这些委婉语有的是出自于人类最初对神灵鬼怪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