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法占有目的是刑法学界理论探讨历久弥新的永恒课题,也是刑事司法实践中较难把握和认定的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之一。正因为如此,非法占有目的作为大部分取得型财产犯罪的特定犯罪目的,看似概念简洁,却往往发挥着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关键作用。如此深邃而又核心的概念,已然成为刑法研究领域中一个“百慕大三角”。因而,怎么才能揭开非法占有目的概念外层覆盖的神秘面纱,一窥其真实内涵的本来面目,国内外学者对于非法占有目的理论的学术争鸣可谓乐此不疲。与此同时,司法实践中不断涌现的新案例、暴露的新问题正严峻考验着实务部门对于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的准确认知与判定。因此,从理论层面对非法占有目的予以深入完善,对实践领域典型案例辅以理论解读,藉此消除疑惑与争议,对于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更新和实践把握具有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于非法占有目的理论完善之视角,本文基于国内外刑法学界对于非法占有目的研究成果及有关规定,结合刑事司法实务中典型突出案例,主要采用概括列举、比较归纳、对比详述、演绎推理等方法,着重明晰我国刑法中非法占有目的概念之下蕴含的更为深刻的理论内涵。文章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该部分首先从非法占有目的理论之研究现状作出初步概括的介绍,继而在当前刑法界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理论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理论完善,以此彰显本文之重大研究意义。最后,对于如何完善非法占有目的理论,本文明确给出了较为清晰而独到的研究思路。文章第二部分从比较法的角度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及我国刑法学界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理论内涵的谱系梳理与学说总结。在域外刑法学界,大陆法系对“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的理解历经了“排除权利者意思说”、“利用处分意思说”和“折衷说”的理论更迭与发展,其中,“折衷说”已渐成通说。而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普通法系国家刑法学界对于“非法占有目的”含义的理解则更着眼于“永久性”和“剥夺”这两个方面来认识。相比较而言,我国刑法界对于“非法占有目的”内涵的理解主要有“意图占有说”、“不法所有说”、“非法获利说”及“事实占有说(不要说)”为代表的学说观点。文章第三部分承接第二部分的国内外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论梳理,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以及我国各家学说观点进行逐一分析与评述,在肯定各派学说观点的基础上,指出其理论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同时,针对理论中存在的学派争鸣,司法实践中涌现的新案例、暴露的新问题也作出点明与评析,从而为下文从实践到理论的答疑解惑作铺陈。文章第四部分核心围绕典型案例,针对司法实践中非法占有目的对象的实质内容,立足现行刑法规范及理论研究成果,对非法占有目的概念从抽象层面概括其内容实质,并且结合盗窃等取得型财产犯罪的既未遂标准,将非法占有目的认定的实践把握明确为价值减损,并以犯罪本质特征即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作为非法占有目的减损价值之检验,从而对“非法占有目的”概念作出更为深刻的内涵解读与理论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