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前期,保本型理财产品一直占据较大的市场规模,“2018年资管新规”、“理财新规”等政策陆续出台,禁止银行继续发行保本保收益型理财产品,并宣布将于2020年底之前全面取消所有保本型理财产品,“保本型时代”或将翻篇,非保本型理财产品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主力。然而,商业银行作为非保本型理财产品的供给端,在开发创新性投资组合、建设自身理财能力以及深入剖析各类因素对非保本型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也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转型带来了一定压力。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非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为研究对象,基于其收益率和相关微观因素的实际数据,对流动性、收益性以及风险性因素对商业银行非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与对比,以期分析各因素对该类型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差异化影响,并据此为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转型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建议。理论方面,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基础,并对国内理财市场和非保本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与相关问题进行了概述;并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对非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具有明显作用效果的特定因素。实证方面,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发行的2718支非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和2031支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为样本,以产品预期收益率为因变量,产品投资期限、起购金额、资金池运作方式、产品风险等级、银行综合理财能力、收益率情景分析数以及发行银行存款利率为自变量,构建商业银行非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各因素的截面回归模型。通过参数估计、VIF检验、White检验以及Python结构化文本提取(PDF Miner)等实证方法,得出情景分析数对产品收益率影响程度最大,而起购金额的影响程度微弱;本文同样运用计量方法得出各因素对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作用效果之后,运用GLS检验对比得出,收益率情景分析数对非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具有特殊影响;较保本型产品而言,产品投资期限、产品风险等级、商业银行综合理财能力对非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影响程度更大;产品起购金额、发行银行存款利率对其收益率影响效果相对较弱。最后,本文对实证结论做出总结,并据此就商业银行开发非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以及平衡商业银行各类业务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