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国务院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中出现的城镇规模不断扩张,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城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建设用地同步增加这一问题创新地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既盘活了部分农村建设用地,又使得农民能够分享城镇化成果。然而近年来在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过度追求城镇化指标,强迫农民上楼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新形势下,中央一方面在十八大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合理提高农民个人收益;另一方面,2013年12月,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顺应城镇化自然发展速度。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农户调查,从农民意愿的角度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证分析,对于政策的完善和农民合法财产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将可能的影响因素分为户主个体因素、农户家庭因素、住房及承包地因素、农户意愿及政策因素四类。本文设定农户意愿主要包括“拆旧退出”意愿和“建新安置”意愿,其中“拆旧退出”意愿是在给予一定的拆迁补贴,解决部分建房资金和生活保障等条件下。“建新安置”意愿是通过期望安置类型和期望安置面积来体现的。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取所需数据,本次调查共发放220份问卷,回收210份,其中有效问卷202份。在行文中,首先从浙江省、平阳县、水头镇三方面总结了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情况。其次,分析调查数据并采用计量分析法对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模型分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运用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拆旧退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是收入来自非农业、家庭年总收入较高、有购房计划、学历较高、较偏好城市、对现有住房不满意更愿意拆旧退出;收入绝大部分来自非农业、没有养老保险、对政策了解不深的农户希望详细了解地方政策后再做决定。第二是运用多分类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户的期望安置类型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是职业为兼业,有养老保险,无耕作距离顾虑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县城和建制镇公寓安置,安置类型与家庭人口数和劳动力数量正相关;第三是运用多分类无序logistic模型对农户的期望安置面积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论是拆迁补偿为现金补偿、不了解挂钩政策、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家庭更希望安置在100-120m2或120-140m2的安置房。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在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时,要充分听取被安置农户的意愿,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改良宣传的方式,针对不同农户的需求,制定差别化的安置方案,让各阶层农户真正了解到自身能够从中获得的利益。从长久机制来说,要进一步拓宽丘陵区农户收入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户没有了后顾之忧又能改善居住条件则更愿意参与增减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