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erry after surgery,ERAS)在胃癌围手术期运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从1995年1月至2019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运用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并仔细阅读全文,对文献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后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整合分析。通过对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疗效(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C反应蛋白指标、术后总并发症、术后各并发症以及再入院情况)多方面深入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胃癌围手术期的运用。结果:1、文献纳入情况:总共收入14篇文献,所有文献全部使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包括中文文献10篇,英文文献4篇。一共收集1324例患者,其中ERAS组658例,对照组666例。2、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在ERAS组与常规组对比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SMD=-0.00,95%CI(-0.13,0.13),P=0.95]。3、术中出血量:手术出血量在ERAS组与常规组对比中差别无统计学意义[SMD=-0.06,95%CI(-0.19,0.07),P=0.40]。4、淋巴结清扫数目:淋巴结清扫数目在ERAS组与常规组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WMD=-0.44,95%CI(-2.39,1.51),P=0.66]。5、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在ERAS组中显著提前于常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MD=-2.11,95%CI(-3.05,-1.16),P<0.0001]。6、首次排便时间:ERAS组较常规组在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显著减少,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MD=-1.67,95%CI(-2.74,-0.60),P=0.002]。7、住院时间:住院时间在ERAS组中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WMD=-2.19,95%CI(-2.81,-1.57),P<0.00001]。8、住院费用:住院费用在ERAS组中要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MD=-1.37,95%CI(-2.04,-0.71),P<0.00001)]。9、术后第一天CRP指标:术后第一天CRP水平在ERAS组中显著低于常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SMD=-0.72,95%CI(-1.01,-0.42),P<0.00001]。10、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在ERAS组中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28,-0.57),P<0.00001]。11、各主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或液化、肠梗阻的发生率在两组比较中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并发症(包括肺炎、胸腔积液、呼吸道症状等)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在ERAS组中要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23,0.73),P=0.002];[OR=0.20,95%CI(0.07,0.62),P=0.005]。12、再入院率:再入院情况在ERAS组对比常规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OR=1.36,95%CI(0.30,6.19),P=0.69]。结论:1、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运用可以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节省住院费用。2、不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再入院率。3、可减少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本文多方面的分析可以说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癌围手术期运用是安全有效的,由于本文还存在很多局限性,将来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对本文结果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