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开发是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基本源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发育在冈底斯成矿带的东段,是世界级的特大型多金属铜矿床。作为西藏最大的矿业投资项目,甲玛铜多金属矿项目在2010年7月正式投产,项目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矿量15000吨,目前,一期工程规模为日处理矿量6000吨,现已建成投产。随着该矿床开发力度的加大,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矿山面临着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本文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科学分类,结合甲玛矿床地质环境特征,从该矿床水文地质环境特征、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和矿山地质灾害特征三个方面,总结出甲玛矿床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并对其依据发生时间来进行分类,从而努力深化对于该矿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认识,为矿床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矿山环境问题提供处理依据,指导矿产资源开发。甲玛矿床矿山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缓变型和突发型两种,缓变型矿山环境问题包括酸性废水污染和岩溶塌陷;突发型矿山环境问题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尾矿库问题。在重视矿床本身开发的同时,也应注意其开发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矿床研究方向由单纯的资源勘查转向资源—环境一体化研究。通过对有可能产生或者已经产生环境影响的矿山地质因素进行定性的描述和概括,建立甲玛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环境模型。尽管它不是对甲玛矿床开发定量的风险评价的数字性工具,但是将对矿区地质环境过程提供基本的认识。甲玛斑岩—矽卡岩型矿床地质环境模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矿床地质概况及影响潜在环境效应的地质因素,矿床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矿山环境问题。通过对甲玛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析及防治对策的讨论,可以减少矿床开发投资的盲目性,以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还能制定矿山近期和远期的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为矿山建设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提供依据,使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减小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从而做到合理开发甲玛的矿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