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补贴制度创新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QUIRREL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虽然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和企业,但为克服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市场过度”与“市场不足”问题,政府应发挥其应有的职能,通过补贴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大农业补贴政策力度,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调控作用,给农业发展注入活力,促进现代农业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本文采用局部均衡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此进行研究。理论分析的结论表明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补贴,对农业补贴原因和根源的分析使我们明确了农业补贴的产生源于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农业的弱质性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然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现代农业。我国实施的农业补贴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先后经历了负保护阶段、取予平衡阶段和全面转型阶段。2004年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时点,以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国家的粮食直补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购销市场,标志着“新农业政策”的出台。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首先,在各国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将农业补贴与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发展往往能够完成既定的政策目标,而偏离了这一目标的农业补贴政策往往带来多种的效率损失。对东亚国家在农业发展中实施的农业补贴制度的经验教训进行详细地总结之后,我们得出了上述结论。其次,采用虚拟变量方法计算出农业补贴对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利化以及土地产出率的贡献程度,并在对农业补贴制度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我国目前实施的多项补贴对现代农业的发展确实具有促进作用。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论为主要依据,为提高我国农业补贴政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程度,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增加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补贴投入;完善补贴实施的相关配套措施;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多种补贴类型;健全现代农业装备的补贴制度;用好蓝箱补贴。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通过对影响安徽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构造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视角,解决现行评价工作中的不足,为安徽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
目的:分析复发性自然流产(RSA)夫妇中女性染色体情况,为指导生殖诊断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02~2018-06期间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确诊为RSA的1060
本文利用3S技术,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和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的方法,利用1990、2000与2011年卫星遥感图分析焉耆盆地绿洲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和焉耆盆地土地利用
农用地地价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国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长久以来,农用地地价分析多局限于数据的传统统计分析,而忽略了其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步入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型城市甚至超大城市不断涌现。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规模的
【正】 民国十四年上海棉花之输出入民国十四年(十五年海关册尚未出版)中国棉花输入额为一八○七四五○担。计值六九、九六五、一七七两。而上海之棉花输入额为一、五一六、
实体农产品加工业因为组织固定而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而散种养农户规模小无法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将散种养农户跟加工定单持有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为降低实
粮食生产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的安定生活息息相关。从宏观上看,粮食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一直是人类社会生存、繁衍、发展的保证。“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食问题关
本论文从当前辽宁省大连市金州新区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研究失地农民的生活工作现状,采用比较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分析当前失地农民养老模式
郑州市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系统是包括农村信息交流平台、农村大喇叭广播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平台、农业执法大队办公平台、农业系统资金使用审批系统、农产品网上展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