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术前身体活动能力(握力/体重、步行速度、计时起立-步行)与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关系,以及对不同PPCs的预测效果,完善术前评估,为今后开展预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收集了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外科住院的438例CABG患者,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肺功能以及吸气肌测试收集患者围术期资料,身体活动能力采用握力/体重、4米步行、计时起立-步行(Timed up and go,TUG)测试,PPCs根据Kroenke的定义收集信息,并分为I~IV级,根据有无临床显著PPCs、≥II级PPCs以及PPCs发生将患者分为3个组别,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MannWhitney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身体活动能力与各组PPCs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握力/体重、步行速度、TUG对不同PPCs预测效果。结果:1.438例CABG患者年龄为63.4±8.4岁,男性314名,女性124名,BMI为25.7±3.3。PPCs发病率为40.4%(95%CI:35.0%~45.2%),I级PPCs 35例,II级PPCs 59例,III级PPCs 66例,IV级PPCs 17例,其中II级及以上级别PPCs为80.2%(142/177);按照临床意义划分,临床显著PPCs占23.5%(41/177)。从级别和临床意义划分病例,分别与未发生PPCs组、II级PPCs以下和无临床显著PPCs组相比,不同PPCs组别始终女性占比高,合并更多的吸烟和胆道疾病,伴随更低的心率、最大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身体活动能力、尿素值,高欧洲心脏手术危险评分、低密度脂蛋白浓度,重症监护室内长时间机械通气,术后24h血糖升高(P<0.05)。2.无论何种分组,术前握力/体重、步行速度、TUG均与不同组别PPCs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对临床显著PPCs判定,握力/体重、步行速度、TUG综合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0.029,截断值0.285,灵敏度68.5%,特异性84.8%,与其单一指标相比,预测效果最好(AUC:0.792±0.029 vs 0.682±0.031,0.755±0.031,0.765±0.030)。其次,综合模型对≥II级PPCs的预测截断值为0.442,灵敏度59.9%,特异性89.5%,且预测效果高于单个指标(AUC:0.789±0.025 vs 0.704±0.027,0.729±0.028,0.745±0.026),但低于对临床显著PPCs的预测效果(AUC:0.789±0.025 vs 0.792±0.029)。同时,综合模型预测PPCs的截断值为0.396,灵敏度68.4%,特异性77.0%,其预测效果高于单独指标(AUC:0.787±0.023 vs 0.685±0.026、0.704±0.026、0.763±0.024),但低于对≥II级PPCs、临床显著PPCs的预测效果(AUC:0.787±0.023 vs 0.789±0.025、0.792±0.029)。3.通过临床显著PPCs的预测模型概率值将患者重新分组,分析显示,概率值≥0.285组更易发生术后房颤、胸骨伤口感染等复合并发症(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预测概率(≥0.285)是CABG术后复合并发症的密切相关因素(OR=5.013;95%CI:1.531~16.410)。结论:1.CABG患者不同级别PPCs与术前身体活动能力(握力/体重、步行速度、TUG)、吸烟、心率、MVV等因素始终密切相关。2.握力/体重、步行速度、TUG均是临床显著PPCs、≥II级PPCs、PPCs发生的预测因子。同时,3个指标综合模型的预测效果均高于单个指标,并且对临床显著PPCs的预测价值最高。3.身体活动能力综合模型也是CABG患者术后复合并发症(房颤、肾脏衰竭、胸骨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可增加现有预测模型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