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点是教材中学生难以接受和掌握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混淆和出错的内容。学习难点是对学生接受而言的,是学生经过预习还是不能理解或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分析处理好教材中难点的教与学是提高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人们通常仅仅依据经验确定某个教学内容为难点,而后依据经验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分析说明,进而提出解决难点的教学方法、策略等。如果在特定学段的特定学科中存在有一定共性的、相对稳定的难点,并把这些难点列出来供给教师参考,就可以帮助小学教师,尤其初任教师能更好的把握难点,从而有针对性的改善教学。因此,找出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及对它进行诊断,对于整个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本研究试图把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六册教材中的知识点为研究内容,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把各种需要诊断的“难点”找出来,揭示这个“诊断”的重要性,从而揭示出教师对难点的认识及把握能力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对难点认识及分析的重视程度,对教学难点有系统性的分析,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设计,改善教学过程、更加有效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本文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维度入手:1难点的界定和相关的理论研究;2难点的调查分析研究;3难点的成因分析研究;4讨论并得出结论。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为依据,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按照章节顺序列出知识点,编制问卷,对小学数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对学生的研究是从学生课堂作业中的知识掌握情况来入手分析其出错情况,从而进行研究;将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认为的教学难点与学生的学习难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内容而言,存在相对稳定的、共性的难点;另外,对于单独的知识点而言,教师确定的难点不一定就完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感到难以接受的知识,而学生认为的难点教师不一定都能意料得到,但对于整册书而言,选出的前10位难点知识进行T检验,结果差异不太显著,也就是说教师确定的难点大部分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教师的个人特征对难点把握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教师的教龄对难点的认识有显著影响,教师的其他因素,如职称、最后学历、最后学历类型及学历专业等均无显著影响。针对难点的调查结果及形成原因的调查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讨论,得出研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