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环境不同,各地各民族的习俗也就不一,由此而塑造了不同文化个性的个体。彝族的婚俗别具特色,涵盖了彝族语言、民俗、文学、宗教、习惯法等方面的内涵。婚姻的观念、习惯、行为体现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价值观,人生观等都有很大影响。费孝通先生曾这样说:“婚姻并不止是生物的交配,它还是文化的交流。”婚姻习俗体现出一个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宗教信仰、道德品质、文化教育等文化人类学内涵,也反映出群体的民众心理认同,不仅是意识形态上的民俗,也是一种有形的物质民俗。研究和整理彝族的婚姻文化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有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扬健康良好的习俗,让后人更好地了解彝族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这也是现代多元文化冲击下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保护的诉求;摒弃、革除于人们身心健康不利的陋俗,注入更多时代性、进步性、科学性的内容,对彝族基础教育发展、彝族儿童的健康成长及构建民族大融合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也是当前民族发展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首先是问题的提出,然后论述研究的目的,并对国内外研究做出综述,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从彝族的历史概况描述彝族婚姻习俗的文化背景,并介绍了此次研究调研地倮格彝族乡的概况。从民俗文化出发呈现彝族的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阐述儿童所处的文化环境,并论述了儿童婚姻敏感期及对婚姻习俗的认知与态度,进一步分析婚姻习俗与儿童的关系。第三部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深入分析彝族婚姻习俗中所蕴含的宗教信仰、社会组织、文化艺术、宇宙生命观等文化内涵,描述彝族儿童成长的文化场域,并从文化濡化、儿童吸纳方面总结分析了文化因子建构的影响机制。第四部分主要从婚姻习俗与儿童信仰的形成、婚姻习俗与儿童审美情趣陶冶、婚姻习俗与儿童才学心智的发展、婚姻习俗与儿童道德礼仪的培养、婚姻习俗与儿童社会认知五个方面具体阐述彝族婚姻习俗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分析了彝族婚姻习俗产生的文化背景与发生的时代变迁,主要从民主改革和婚姻改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科学文化和法律的宣传、民族大融合与地球村的出现,现代人权意识和女性地位的提高这几个方面挖掘彝族独特婚姻文化的存在价值及演变;最后是基于研究对彝族婚姻文化下儿童成长的思考,思考如何看待彝族的婚姻文化中积极与消极的因素以及提出加强婚姻家庭法制宣传、积极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为彝族儿童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