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精神损伤程度的鉴定,一直是法医精神病学鉴定工作中的难点之一,目前有关慢性应激的鉴定结论伴有一定的主观性,其检查指标的客观性和一致性有待提升,常常难以准确反映精神损伤的实际程度。本实验采用强迫游泳建立应激动物模型,观察大鼠的行为、体重和内分泌水平的变化,来评价应激效果,应用免疫组化和Hoechst荧光染色技术测量海马神经元细胞增殖及凋亡的情况,探讨慢性应激对海马神经元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观察经典的SSRI类抗抑郁药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的行为、内分泌、海马神经元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干预作用,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法医鉴定、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大鼠分为以下4组:对照组、4周应激组、4周应激加水组、4周应激加药组,每组6只。采用强迫游泳试验作为应激源,旷场试验观察自主行为,应激开始和结束时称体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皮质酮水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的方法测量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水平,Hoechst荧光反应的方法测量海马细胞凋亡水平,观察慢性应激和氟西汀对行为、皮质酮水平以及海马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对慢性应激后海马的神经元增殖和凋亡与行为和内分泌的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实验结果用EXCEL2003和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采用方差分析(ANOVA)、LSD和Dunnett T3进行组间均数比较,相关分析应用Pearson相关, P<0.05为差异显著。结果(1)行为、体重和血清皮质酮的变化:对照组和4周应激加药组大鼠的爬格数明显多于4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加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加水组的中央格停留时间高于对照组和4周应激加药组;在直立上,4周应激组和4周应激加水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和4周应激加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体重上,应激后对照组每周体重增长明显高于其他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皮质酮的水平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1)。(2)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的影响:4周应激组大鼠齿状回的PCNA阳性细胞数及PCNA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的影响:4周应激组大鼠海马CA1、CA3、DG各区的凋亡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氟西汀对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4周应激用药组大鼠海马的PCNA阳性细胞数和PCNA指数明显高于4周应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无显著差距;4周应激用药组大鼠海马CA1和CA3区细胞凋亡数明显少于4周应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对照组无显著差距,在DG区,4周应激用药组的细胞凋亡数亦少于4周应激组,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海马的神经元增殖数与爬格数和直立数呈正相关,其随皮质酮浓度和中央格停留时间的增加有减少趋势;海马的细胞凋亡数与爬格数和直立数呈负相关,与中央格停留时间呈正相关,随皮质酮浓度的升高有增加趋势。结论(1)慢性应激后大鼠以被动性运动为主,表现绝望和退缩,伴体重下降,并导致皮质酮水平升高,与人类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行为特点相似。(2)行为特征和皮质酮水平的结果说明,强迫游泳实验是一个良好的慢性应激模型。(3)慢性应激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增殖能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多。(4)氟西汀作为一种典型的SSRI类抗抑郁药,可以预防或者逆转慢性应激所致的海马神经元的细胞增殖能力的下降以及细胞凋亡的增多。(5)海马神经元增殖和细胞凋亡与行为和内分泌水平存在相关性。随着海马神经元增殖的增加大鼠表现为活动增加,皮质酮浓度下降;随着神经元凋亡的增加大鼠表现为活动减少,皮质酮浓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