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学界有多种视角,也提出了多种解释。诺奖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的交换权利理论为分析此类现象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本研究以森的交换权利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种分析框架;以在贵州西江苗寨6年来持续不断的田野工作为基础,分析了贵州西江苗寨经济开发过程中因为“交换权利失败”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逻辑,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了民族地区群体事件的内在原因。此外,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提出了预防和解决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构想。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国内外文献综述等。第二部分,相关理论及概念介绍。介绍本研究的三个主要理论:交换权利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构建理论框架;介绍本研究的主要概念及在本研究中的操作性定义:一般群体性事件、民族群体性事件、民族社区、资源禀赋以及交换权利映射。第三部分,介绍西江苗寨及其群体性事件概况和田野考察概况。首先叙述西江苗寨概况和旅游开发进程;其次阐述西江苗寨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分析本研究选择西江苗寨作为案例研究的原因;第三介绍旅游开发后西江苗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情况;最后介绍本研究田野考察概况。第四部分,西江苗寨群体性事件的交换权利失败分析。从整个西南民族地区出发,分析运用交换权利理论分析群体性事件的现实基础;通过对阿马蒂亚·森的权利分析模型进行应用性重构,以数据为支撑,从经济交换权利、管理交换权利以及文化资源交换权利等方面具体分析西江苗寨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生原因。第五部分,预防和解决西南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构想。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协商民主的视角,提出了从观念上、制度上、机制上矫正权利失败,预防和解决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构想。第六部分,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结论和不足,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