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望道写作教育观与当下中学作文教学的联系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散文家弗朗西斯·培根曾留下名言:“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我国当代作家王小波也屡次谈及:“通过写作改变自我。”由此可以看出写作对人的重要性早已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论题。无论古今中外,写作给人类提供了展示内心与交流思想的平台;让人们感受到了“我手写我口”的畅快淋漓;使我们多了一个记录世界与留下回忆的方式。写作是衡量学习对象语文素养高低最直接的标准之一,是纵贯人类一生的终身学习内容。而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写作与他们的接触则更为密切,不过在他们眼中,写作不再是真实、情感、艺术的代名词,课堂的习作、生活中的练笔早已演变为固定的套路,呆板的模式,有章可循的技巧。作文的全部意义不过是考场上单薄的方格纸,卷面上硕大的红笔字。究竟是什么让学生远离写作?写作教学为何在歧途上渐行渐远?关于写作教学的问题,当今教育界的争论经久不衰。本文回顾历史,以上个世纪著名的教育家陈望道先生及其关于写作的核心论著《作文法讲义》为研究重心,以比较五四时期众位教育名家对教学文体的划分标准为切入点,在解决教学文体的诸多困惑的基础上,通过对陈望道写作教育理念的再研究,希望从中能够得到关于解决当今课堂写作教学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如:应试教育横行,实施过程僵化,评价简单死板等问题的相关启示。  全文共分三章进行论述,就文章结构布局而言,主要做如下安排:  第一章笔者在梳理五四时期至建国前的教学文体划分体式的基础上,总结教学文体变迁过程中的特点,把握教学文体对于指导写作教学的意义,进而将其与实际文体做出区分,对当下热议的“真伪文体之争”做出客观解答。  第二章分析陈望道写作思想的产生背景,以《作文法讲义》为代表多角度论述其写作观,并以陈望道“论辩文”理论体系为例追本溯源,反观时下,为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思路。  第三章从作文教学的难点入手,借助对比展现陈望道写作观的历史价值以及对当下写作教学的启示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民受教育程度逐步提高。但是,整体水平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由于经济、文化、政
中学历史学科“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提出,有力地冲击了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学的重视教材知识记忆,忽视历史本体研究和学生个性需求的旧的做法,对于全面实现历史教育功能具有重要的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观,已为人们普遍接受。目前,随着人们认识的深入,持续发展的概念已不限于环境学、生态学的范畴,而是逐步扩大到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广
中国自古以来便重视文章的写作。自先秦诸子开始,以写作文章作为“修己”的重要途径,到两汉以后贯穿我国封建时期始终的“以文取士”的传统,写作无疑是汉语学习的重要一环。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