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视野下的教育学教材审视——以重点师范大学公共教育教材为分析对象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tianshyi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学教材建设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版了为数众多的教育学类教材。但是,综观这些教育学教材就发现,它们基本上都存在人性化特征体现不明显的现象。这种缺失使教育学及其教学失去了教育关心人、发展人的本来意蕴。其结果不仅影响着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科学建构,也影响着教育学教材及其教学实施的效果。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思想下,我们可以人性化的视觉来推动人本教育的实现,其中以人性化的视觉反思过去教育学教材,进而提出编写基于人性化的教育学,就是重要的突破口。因此,本研究就我国已有教育学教材的人性化问题展开研究。本研究的结构及内容主要有:   首先,教育学教材的人性化是指教育学教材以人性关怀和人性回归为宗旨,充分关注人的生长性发展,努力适应人的发展需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本文以“人性化”作为研究视角,选取师大联合版的《教育学基础》,华东师大版的《教育概论》,东北师大版的《教育原理》,西南师大版的《教育学概论》,华中师大版的《教育学》,教育科学版的《当代教育学》这六本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教育学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从目录结构、文本内容、逻辑起点、课延资源四个维度对六本教材进行文本分析研究,归纳得出教育学教材中人性化问题的表现。其次对使用这些教育学教材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进一步探究、验证教育学教材在体现人性化特征方面存在的不足。   其次,分析得出造成教育学教材人性化体现不足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时代背景的制约。现行教育学教材的编写者,大部分出生、生长在60年代以前,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深刻影响着编写者的编写特征;第二,编写团队学科单一。参编群体几乎全是教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教授教育学教材的教师,缺乏人类学、生理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支撑,人性理论的涉及不够充足;第三,编写者自身的原因。教育学教材的编写者虽然主观上认识到人性化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编写操作中却存在表达不准和不明确的情况;第四,教材中教学目标的人性化认识不是十分明确。   最后,通过对现行六本教育学教材的分析和研究,为更好促进教育学教材的人性化发展,充分关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笔者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教育学教材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编写宗旨和指导思想;教材编写者的主体团队应该多元化,吸收多学科的专家和对人性、人性化问题有专门研究的研究者参与到教育学教材的编写队伍中来;从教材体系、教材内容、教学过程、内容呈现形式等方面提高教材的人性化色彩。
其他文献
高校创新网络是指以高校中的科研单位为主体,以促进创新为目的,一批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的科研团队通过信任关系、承诺或契约所建立起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网络联系。   本文
对动态事物的追踪是人类视觉的一项基本功能,也心理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自从Kahneman等人以客体档案(Object file)理论为基础提出客体回溯范式以来,心理学家们都把客体预
在竞技运动中注意瞬脱现象对运动技术水平的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揭示了人们在处理知觉输入时的基本能力限制。例如,在散打比赛中,由于对手的连续攻击,常常会造成运动员的错
本研究以上海市某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小学生死亡认知特点,分析网络游戏中的死亡信息对其死亡认知的影响。   研究分两部分进行。预研究通过对20名小学生进行加入任
时距的认知,即人类是怎样判断时间的长短的,是时间心理学研究的传统焦点。时距是介于两个相继事件之间的间隔时间,认知心理学家Fraisse认为5s内的时间信息加工过程称为时间知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C18不锈钢柱 ( 2 50× 4 .6mm)柱上 ,烟碱、苦参碱分别以甲醇∶0 1mol/L磷酸缓冲溶液 =55∶4 5和甲醇∶水∶三乙胺 =50∶50∶0 .2为流动相 ,测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