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文献整理、临床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面对中医脾肾相关理论在缺血性中风的应用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总结和归纳。中医脾肾理论源于《内经》《难经》,仲景在运用中又有发挥,奠定了脾肾理论的基本框架。宋金元医家对脾肾关系大为发挥,研究探讨比较具体深入。孙兆提出了“补肾不若补脾”的观点;严用和提出“补脾不若补肾”、“调脾亦可治肾”的观点;许叔微认为当“补脾并补肾”,金元四大家认为脾肾是互济相关的。明清温补学说盛行,薛己、张景岳、赵献可、李中梓以脾肾为本,通过温补脾肾来达到先后天并补的目的。清代张璐、程国彭,综前贤论述提出了脾肾辨证观。目前对脾肾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运用这一理论诊治疑难病证临床取得进展。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明确提出“五脏相关学说”,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是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脾肾相关理论是以阐发脾和肾相关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机理及其指导临床辨证治疗为中心内容的理论学说。是对五脏相关理论的细化、充实和完善,有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质内容。对脾肾相关的具体内涵,目前多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探讨。脾肾相关是中医藏象学说基本内容之一,在生理上阐述脾与肾之间的相互资生的关系,突出其相关性,归纳起来主要有先后天互根、精气互生,并与体质禀赋和养生关系密切;脾肾相关是中医病机理论之一,脾肾为病以虚证为多,且相互传变,脾病及肾、肾病传脾,最终致脾肾同病;脾肾相关还是中医治法学说内容之一,各种疑难杂病如中风、虚损证、大气下陷、不孕不育、小儿五迟五软等,目前临床上广为运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现代研究认为中医脾肾相关理论的实质内涵可表述为,中医脾、肾的概念是一个综合性的功能单位,与神经、内分泌、泌尿、生殖等各大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脾肾虚损在各种免疫病理中是关键之一;五脏相关的物质基础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相关的实质是网络内的相互作用和联系。本论文在临床运用的角度,从缺血性中风主要病机学说、中医脾肾相关理论对缺血性中风论治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并采用医学统计方法,选取了确诊为脑梗塞疾病的300例住院病人为对象,进行临床调研分析,在综述文献基础上作评价,并对病例进行数据分析,发现在缺血性中风疾病的治疗用药中,五脏系统均有涉及,以脾(胃)系统出现频率占据较大部分,这与邓老重视脾胃这一治疗观点相符,其次是肾、肝,得到脑梗塞疾病住院病人用药的核心药物为:黄芪、党参、白术、陈皮、全蝎、当归、五爪龙、桃仁、红花、怀牛膝、川芎、田七、赤芍、橘红。结论提示,临床脑梗塞疾病病人治疗时应以健脾补肾、补中益气为主,加用活血通络之品。可见脑梗塞疾病同脾肾密切相关,同时也要重视对气血的调治。这同邓教授临床辨治脑梗塞疾病的指导原则是一致的,在临床上可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