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模式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2800487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用技术创新体系和民用技术创新体系(以下简称军民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技术创新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越来越高,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已经成为应对创新环境变化,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创新资源共享,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积极推进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论文选择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模式问题作为研究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论文在国内外技术创新和军民融合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协同学、系统理论和经济学理论,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的特征,协同模式的设计与分析,影响因素及不同协同模式的差异性,运行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结论和观点包括: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的模式可以分为组织内部协同模式和跨组织边界的外部协同模式两种。通过博弈模型分析,表明两种协同模式的经济效率明显不同,内部协同模式的经济效率和投入成本要优于外部协同模式;特别是技术溢出效应明显,且技术溢出能够带来显著的协同效应的情况下,前者的优势更明显。但在实践中,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外部协同模式是广泛存在的。资源、环境与组织因素对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运行具有积极的影响,其中,环境因素是最显著相关的影响因素。资源因素中资源共享能力对创新成果、创新效益和创新管理都有显著正向相关性,而存量技术的扩散能力与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益有显著正向相关性,但与创新管理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中,市场要素、政府要素对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都有正向显著相关影响,中介平台建设对创新成果和创新效益的影响显著,但与创新管理的作用不显著;组织因素中,组织结构、人才机制和信息管理与技术创新体系协同运行效果都有显著的影响关系,但信息管理对创新效益的影响不显著。结合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对内部协同模式和外部协同模式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在三个影响因素的八个指标中,除了组织结构以外的指标,都对开展内部协同模式更加有利,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内部协同模式的协同效应更容易实现,也更有效率。从创新水平与效果、创新效益、运行管理三个维度构建了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运行的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为评价指标设置权重,运用逼近最优解(TOPSIS)法对协同运行效果进行评价。运用构建的评价模型对五家实施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内部协同的组织的运行效果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评价模型。运用研究结论,讨论并提出了我国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运行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政府加强军民技术创新体系协同的顶层设计、完善军品市场开放机制、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平台建设、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建设和实施军工企业集团化建设战略等五个方面。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在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命题。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世纪70年代的后工业社会使西方福利国家走上了新自由主义的变革之路,社会组织不断兴起,逐渐取代国家和市场在某些领域的职能。如今,社会组织已渗透到西方社会的各个领域,成
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BOT逐渐成为基础设施民营化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方式。BOT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BOT项目的特许权期是决定项目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之
GPS(全球定位系统)飞行器定位中,飞行器起飞后,基准站与移动站的距离和高程差逐渐增大,对流层、电离层延迟残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利用在短基线条件下,用Kalman滤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现代社会进入到了“网络化社会”的时代。每天互联网上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而以文本数据为代表的以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形式产生和存储的数据占了
纵观刘文金先生整个创作历程,不仅数量多,且质量极高。本文将以刘文金早期、中期、近期的四首二胡作品为例,分析作品的创作风格与特征是什么?总结出三个创作时期的发展轨迹。
随着通讯技术发展,电视媒体已经成为中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为克服语言障碍,同声传译被逐渐地运用到电视节目中。电视访谈节目的同传便是其中一种新兴的口译形式,艺术类电视访谈
针对地面高程起伏对机载雷达成像定位的影响,分别从景像匹配定位和飞行器定位两个方面探讨了地形起伏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成像几何关系和野值剔除来实现飞行器精确定位的
美国出生,移民后裔,犹太教伦理熏陶,各种生活和游离于规范与限制之外的经历使得朱迪斯·巴特勒深深体会到了规范对于主体的束缚,尤其是性别的规范:性别正在被暴力地管控着,那些不符
选取上海市8所高职院校3个年级的大学生共1794人,以《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高职大学生学习倦怠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