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泰方位概念“上、下、前、后”之对比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功能主义的理论框架下,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工具,利用语料库,全面、深入地描写了方位概念“上、下、前、后”在现代汉语、泰语中的语法表现,分析了相关方位表达的语法特征,详细刻画了方位概念“上、下、前、后”之意象图式,探讨了其隐喻意义,并就这些方面对两种语言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对比分析。汉语和泰语有许多共同特点,如汉语和泰语都是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谓语+宾语等,但是汉语和泰语也存在着差异。泰语也跟汉语一样具有方位概念,但是泰语语法系统里面没有所谓的“方位词”,而用介词、修饰语(相当于汉语的形容词、副词)、名词、动词来表达方位概念,而且有一部分方位概念在语义及语法表现等方面与汉语很不一样。方位词的研究是汉语研究的热点之一,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泰国的泰语学界对泰语方位系统的研究较少,目前还停留在表面的解释上,如,词类辨析、意义的基本解释等,关于汉泰方位词的对比研究也极少。方位概念是一个基本概念,学习一种语言离不开这些知识,学习者也一定会学到或用到这些表达方法。希望通过对两种语言的深入研究,加深对汉泰语表达方位概念的特点的理解。我们希望对其相同与不同之处的研究有助于汉语、泰语的对外教学,并对深化汉语和泰语的方位系统的认识有一定的意义与帮助。本文的主要部分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的意义及目的、研究综述、语料来源以及研究方法与理论框架。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汉语“上”和泰语表示[上]概念的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语义特征。分析后本文发现:汉语“上”的使用范围比泰语的广泛,能充当构词语素,能放在介词、介词短语或名词后面,还能充当动词(作谓语和补语);而泰语表达[上]的静态关系主要用(?)[bon33](介词、修饰语、名词)和(?)[nia24](介词),表达“上”的动态关系主要用(?)[khin41](动词、介词、修饰语)。汉泰语[上]概念的认知语义特征也有不同:汉语“上”有十八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十四种、动作趋向意义四种);泰语(?)[bon33]有十二种图式,(?)[nia24]有五种图式,(?)[kin41]有四种图式。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汉语“下”和泰语表达[下]概念的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语义特征。对其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后本文发现:汉语“下”的使用范围比泰语的广泛,一个词能充当构词语素,能放在介词、介词短语或名词后面,还能充当动词(作谓语和补语)。泰语用来表达方位概念[下]的词类比较复杂,泰语用来表达[下]意义有三个词,即(?)[la:η41]、(?)[ta:j41]及(?)[loη33]。表达[下]的静态关系主要用(?)[la:η41](修饰语)和(?)[ta:j41](介词),表达[下]的动态关系主要用(?)[loη33](动词、介词、修饰语)。用泰语表达[下]概念可选用不同的词来表达,而汉语只用“下”。汉泰语[下]概念的认知语义特征也有不同:汉语“下”有九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六种、动作趋向意义三种);泰语(?)[la:η41]有四种图式,(?)[ta:j41]有六种图式,(?)[loη33]有四种图式。第四章探讨了汉语“前”和泰语表达[前]概念的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语义特征。分析后本文发现:汉语“前”的基本词类是“方位词”,其语法特征是“黏着性”和“后置性”。一般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泰语表示[前]概念的词与汉语不同,泰语需要视其搭配结构才能确定词类。泰语主要用(?)[na:41](介词、修饰语(相当于形容词、副词)和名词)来表达方位概念[前]。汉泰语[前]概念的认知语义特征也有不同:汉语“前”共有七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六种、动作趋向意义一种);泰语(?)[na:41]共有六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五种、动作趋向意义一种)。汉语“前”和泰语(?)[na:41]的认知图式基本相同,只有一种不对称的图式,这是由于泰国人和中国人在认知上的不同所造成的。第五章探讨了汉语“后”和泰语表达[后]概念的词的语法特征及认知语义特征。分析后本文发现:汉语“后”的词类是“方位词”,能充当构词语素,能放在介词、介词短语或名词后面。泰语主要用(?)[laη]24](介词、修饰语(相当于形容词、副词)和名词)来表达方位概念[后]。汉泰语[后]概念的认知语义特征也有不同:汉语“后”共有七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六种、动作趋向意义一种)。泰语(?)[laη24]有七种图式(包括空间方位意义六种、动作趋向意义一种)。(?)[laη24]与(?)[na:41]不对称的图式是(?)[laη24]能“表达’上’概念”,这种图式与(?)[bon33]对称,可用(?)[bon33]来换用。(?)[laη24]有一种与“后”不同的意象图式,即能“表达[上]概念”,这种图式与(?)[bon33]对称,可用(?)[bon33]来换用。第六章主要对汉泰表达方位概念的词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经过分析发现:汉语“上、下”的隐喻有六个目标域,即:时间、顺序、社会等级、状态、数量及范围;泰语有四个目标域,即:社会等级、状态、数量及范围。另外,汉泰语都用“前、后”概念来喻指“时间”、“顺序”、“等级”、“状态”四个目标域。汉语的隐喻情况多数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泰语的隐喻形式多数在句子层面上。汉语和泰语“上、下、前、后”方位隐喻很相似,但是在细节上泰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而且这些词已经固定成习惯用法,不能互换。汉泰语隐喻有相同与不同之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时间隐喻”的表达上,汉语“上、下”,“前、后”都能表达时间,但是泰语只有“前、后”的时间隐喻,并且泰语“前、后”的时间隐喻的特殊性很强。第七章,本文从语法、认知语义、隐喻意义角度对因汉泰方位概念“上、下、前、后”的异同产生偏误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方法。我们认为适用于汉泰方位概念教学的教学方法共有七种,即一、比较联系法;二、图片展示法及实物展示法;三、情景化法及演示法;四、图示法;五、语素教学法;六、对比法;七、格式法。最后,提出了对汉泰方位概念教学的建议,即应该加强对比教学;加强语法、认知语义相结合教学;培养学生的认知思维以及加强文化教学。第八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探讨的内容和结论,归纳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以及提出了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的内部构成及外部影响因素,探索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组合分组,为脑卒中患者的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大气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从观测高度直至大气上界整个空气柱的重量,是气象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物理量,它的分布和变化与大气运动和天气状况有密切关系,基本上所有大气模型都需
民生建设一直是我国各项建设的重中之重,民生问题也成为集合政治问题、经济问题以及社会问题于一身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主要就我国民生财政现状、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并创新性
强化燃烧是柴油机节能减排的基础技术手段之一。众所周知,柴油机燃烧强化增大了缸盖等关键受热承力零部件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疲劳可靠性设计面临挑战。一方面,直接采用疲劳
半导体桥火工品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提高其电磁环境适应性,有必要对半导体桥电磁防护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及实验研究。为了选择合适的防护器件对半导体桥(SCB)火工品进行电磁防
违约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是信用类债券面临的主要风险,信用价差被视为衡量信用风险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在控制市场风险的条件下,研究流动性因素与信用价差之间的动态关
湖北省于今年2月份通过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工作方案,建立"七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人社部门在推进此项工作中,注重"谋在前",即抓住责任分工、督导改革、完善大病保
<正>以宝丰7228r小麦幼苗叶片为材料,利用DDRT-PCR技术对正常与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叶片基因表达的差异进行分析后检测到27条差异cDNA片段,包括12条诱导表达片段,4条增强片段和1
会议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问题的研究应不仅仅体现在课程层面和教学层面,也应该思考其在测评领域的相关问题.首先分析课程领域、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