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下半叶,翻译研究人员和学者意识到翻译的复杂性,将翻译研究与更多的学科结合在一起。现今翻译研究已超出了纯粹的语言和文学研究范畴,扩大到文化,意识形态,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过去几十年,在热奈特作品《副文本:阐释的门槛》的启发下,研究者开始重视翻译文本中的辅助材料,即副文本。副文本包括前言,注释,封皮,插图,题目,索引等内容。副文本支撑正文本,帮助解释正文本中所隐含的或显现的翻译现象,所起作用可以是解释说明正文本,引导读者,添加背景信息或学者和评论家的相关意见和态度。副文本既可以是言语材料,也可以是非言语材料。 《青年艺术家画像》是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乔伊斯的作品以意识流写作手法著称。这部《青年艺术家画像》通常被视为读者欣赏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杰作的前奏。目前该小说有四个汉译本,其中朱世达的译本有丰富的副文本内容。 基于以上论述,本文拟探讨朱世达汉译本中各种副文本的具体表现形式,用法及意义,并在勒弗菲尔的操控理论指导下,讨论了该汉译本中副文本出现的背景,以期揭示副文本在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性。文章具体分析了该译本中的前言,注释,出版商的内副文本以及相关外副文本。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作家和作品。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青年艺术家画像》翻译研究的文献,并阐述了相关研究的特点,对进一步的研究作出启示。第三章为理论框架,详细介绍了副文本的分类,副文本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以及操控理论的三个方面。论文的第四部分提出了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五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基于三个研究问题,详细讨论了每一种副文本。最后一章为结论,主要总结了前面一系列分析和研究得出的启示和论文的局限性。研究发现,副文本是正文本不可或缺的支撑材料。副文本在揭示作品价值,解释作品,提供背景信息以及推广作品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此外,开放的意识形态环境和文化多样性使得乔伊斯作品的研究和翻译蓬勃发展,这是朱译本中副文本出现的重要原因,同时也解释了译文忠实于原文的翻译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