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在探究式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以电子科技大学综合英语课程为例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ronb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至少拥有七种智能,智能间相互联系组合,形成不同的智能特征和风格,这也是个体差异所在。随着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学生才干和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报告一项多元智能理论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应用的教学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是否有助于提升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是否在探究式外语教学中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具体探讨以下问题:第一,受试的多元智能是如何组合的?第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的活动和任务能否提高受试的多元智能?如果能,哪些智能有所提高?第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的活动和任务是否能更有效地提升受试的英语水平?如果能,体现在哪些英语技能?  本次教学实验的受试是电子科技大学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中两个班的61名学生。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采访和期末考试四种方式采集数据。在实验实施近一个学期后,本文作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比分析实验班和非实验班的期末考试成绩。  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多元智能的组合有三个特征: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组合均有不同;其中最强势的是语言智能,最弱势的是逻辑智能;交际和内省智能通常能与语言智能同步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的活动和任务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多元智能的意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其中语言智能、逻辑智能和内省智能的提高效果尤为明显。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设计的活动和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学生在词汇、写作和翻译等技能上均有显著提高,并且智能与翻译技能呈正相关关系。本文的结论是:多元智能理论在综合英语和探究式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有效且可行的。
其他文献
以释意理论为指导,以翻译即译意的翻译本质为切入点,以林译现象为主体,文章指出翻译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转←→表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翻译活动表现为译者通过语言符号
珍妮特·温特森被誉为英国当代一位“富有争议又创新的作家”。她以其独特的视角来描写女性的命运,关注女性的发展以及女性对自身自由的渴望和探索。她的作品因为独特的叙事手
中国的英语教学由来已久,然而其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以往的英语教学要么过于重视语法教学而忽略了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致使大部分学生学的都是哑巴英语;要么过于重视语言
学位
拉尔夫·埃里森的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描写了一位黑人青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许多批评家从多种角度解读和评价《看不见的人》,但很少有人以美国社会中对黑人的“排斥”和
语言学习者除了要掌握足够的目标语语言知识,还要具有必要的语用能力。然而长久以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中国的英语教学对语用能力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即使很
托妮·莫里森是当代杰出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是世界上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作为弱势种族、性别和文化群体的代表,莫里森以其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视角,致力于黑人女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