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越来越多的隧道建设在给人们出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隧道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人员生命、财产和本身结构安全产生重大威胁。许多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通风良好的隧道火灾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非受限出口边界的长隧道火灾自熄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在长20.8米、宽0.45米、高0.23米的1:20缩尺隧道模型内展开了系列实验,对长隧道火灾自熄机理和自熄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液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隧道建设在给人们出行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隧道一旦发生火灾,将会对人员生命、财产和本身结构安全产生重大威胁。许多国内外学者已经对通风良好的隧道火灾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非受限出口边界的长隧道火灾自熄特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在长20.8米、宽0.45米、高0.23米的1:20缩尺隧道模型内展开了系列实验,对长隧道火灾自熄机理和自熄特性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液体甲醇为燃料,在隧道内设置距火源3米、4米、5米、6米、8米和10米与65%封堵率的双侧对称障碍物来研究封堵对隧道火灾自熄特性的影响,并在不同壁面隧道内进行相关实验来探究隧道壁面边界对火灾自熄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自然通风模式下,液体甲醇在隧道内发生了自熄,且火源功率越大,自熄时间越短,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当对隧道进行双侧对称封堵时,甲醇自熄时间均少于无封堵隧道;除了障碍物位于距火源8米和10米外,封堵距离火源越近,火源处氧气浓度下降的速率越快,火灾自熄时间越短,对火灾和烟气的控制效果越好。另外,上部封堵隧道的自熄时间相比于下部封堵更短,即障碍物悬垂于顶棚下方更有利于隧道火灾的自熄。因此在进行隧道防火设计时可考虑在隧道顶棚处提前安装类似防火卷帘的封堵构件,以便未来发生火灾时对火灾的及时控制与扑救,并根据火势大小采用合适的封堵距离和封堵率进行封堵灭火。研究发现不同壁面边界的隧道火灾自熄时间基本相同,即隧道壁面边界传热能力大小对自熄时间的影响可忽略;然而防火板壁面会增大甲醇燃烧的质量损失速率,加快火源处氧气浓度的下降速率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升高速率,提升火源处的最高温度和隧道沿程温度,容易对隧道结构构成威胁,因此进行隧道火灾安全设计时要注意隧道衬砌材料的选择。隧道底板补风口的存在使得充足的氧气供应火源燃烧,进而顶棚下方烟气的运动速度更快,并不断流出隧道。然而发生自熄的隧道内的烟气在流进空气的惯性拖拽作用下由于温度下降快速沉降地面,同时伴随着距火源8.5米左右的烟气沉降并与空气掺混后回流向火源,阻碍外部空气的进入,导致了隧道补风不足致使火源处氧气浓度降至燃料的燃烧极限使火焰自熄。隧道火灾自熄机理的研究为未来隧道火灾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对火灾的消防救援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造山带的地貌演化研究主要关注冰川、河流侵蚀与构造抬升的耦合作用。然而坡体侵蚀作为一种重要的地表过程在地貌的形成演化中同样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特别是在深切峡谷为主的地区,滑坡等主导的坡体侵蚀过程控制着地貌演化走向和进程。坡度是坡体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当超过稳定的临界坡度时,坡体的侵蚀速率会显著增加并以滑坡等形式迅速地进行自我调整。本文以山高谷深、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且勘探资料丰富的横断山区作为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酸雨污染日益加重,已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和西欧的第三大酸雨区。近年来学者们发现酸雨甚至会导致或加速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开展酸雨作用对滑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对滑坡稳定性的评价及防灾减灾设计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典型酸雨区攀枝花市机场滑坡为例,以酸雨加剧软弱层泥岩崩解行为进而降低滑坡稳定性为线索,采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方法,首先研究了不同pH酸雨作用对攀枝
四川省作为全国森林火灾的频发区,常常在火灾后引发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火后泥石流就是其中的一种。火后泥石流作为泥石流灾害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它有着独特的启动机理与成灾效应。本文以四川省雅江县恶古乡火烧迹地为研究对象,对火烧迹地进行火烈度区域划分,同时对火烧迹地内汗斗沟火后泥石流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最终通过对火烧迹地中土壤的地质结构及水理物理等性质进行试验研究以揭示相关变化特征。主要成果如下:(1)对雅江
随着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隧道在交通运输行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隧道火灾作为隧道危险性最大的安全事故,成为国内外隧道领域和消防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由隧道火灾相关实验发现,缩比例长隧道在自然通风条件下,隧道内会发生火焰自熄现象。此外,出口受限边界下的隧道火灾因通风不良也会出现自熄现象。为了深入研究隧道火灾自熄机理,同时验证数值模拟软件FDS对熄灭工况的建模能力,本文将实验与数值模拟的现象以及数据进行
Mn3O4在常温下只存在单一的黑锰矿结构,可以相对容易制得纯相的Mn3O4材料。同时,由于纳米Mn3O4材料具备纳米晶粒的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表面效应、界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
冻土是对温度特别敏感的土体类型,地下冰资源充足。地下冰的状态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春、夏季温度上升,冰融化成水,体积减小使得土体下陷;秋、冬季温度下降,水冻结成冰,体积增加使得土体抬升。因此冻土区的工程建设就面临两大风险:冻胀于融沉。随着气候变暖,冻土在不断退化。为了减少冻土地表沉降给工程构筑物及人们生活造成的危害,对冻土区域进行地表沉降监测十分必要。目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
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重要纽带,列车部件上任何一个细微故障都有可能影响到高速列车的运行安全。轮对是列车运行的关键部件,在运行过程中极易磨耗,及时对其状态进行检测、镟修或更换等维修保养工作的花销占比很大。健康的轮对状态是确保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并且可以保持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同时延长轮轨使用寿命。因此,对轮对隐患指标值进行预测来保证轮对尺寸信息在安全使用范围内,有利
稀磁半导体其自身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兼具优秀的半导体性能以及磁学的性能,因此在研发新型自旋电子学器件领域中发挥着难以或缺的作用,其中ZnO基稀磁半导体因其自身拥有的优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城市汽车保有量显著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城市地面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城市中由于受到建筑的限制,地面交通的发展始终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发展地下隧道交通是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而随着城市地下交通的迅速发展,地下交通隧道的结构也日趋复杂。与山岭隧道以及水下隧道不同的是,为了与地面道路网和其他地下交通枢纽连接,城市地下隧道通常需要与多个分支隧道相连接。
轮辋作为列车走行部的关键部位,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营。轮辋与钢轨长期在高速、高温的环境中滚动接触极易产生内部裂纹,裂纹的存在使得轮辋的质量和安全性大大降低,对高速列车的行驶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浸环境中超声波在平面界面,圆弧界面,正弦界面中的传播模型,建立了合成孔径超声水浸算法模型和超声正向矢量算法模型,通过仿真和实验,实现了对检测部件内部的超声水浸检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