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分散研究的基础上,对卢纶生平、思想、交游、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风格、表现技巧以及诗集版本源流等进行了系统的考察。生平方面,理清了卢纶家世、仕历,或为成说提供新的佐证,或辨正前人之失,亦有新材料的发现。思想方面,认为卢纶奉行的是儒家的出处之道和仁政思想,其对佛、道两家学说或有所认识,但终未能纳入其思想体系。交游方面,从一个新的视角证明了《新唐书》对“大历十才子”成员记录的可靠性,论述的过程同时展现出“大历十才子”的活动、交游以及相互间的影响等情况。文中还对与卢纶交往密切而未引起学界太多关注的吉中孚、畅当及对其命运转折有重大影响的元载、王缙等人进行了专题考察。诗歌研究前人涉及较少,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发现,卢纶诗歌题材非常广泛,全面记录了自己的一生出处和心路历程;同时不失为一部中唐士人的辛酸史,其中不乏披露现实和关怀民生之作,具有较高的社会认识价值和思想价值。卢纶边塞诗慷慨雄健,在大历诗坛独树一帜,文中对其边塞名篇《和张仆射塞下曲》的描写对象进行了探究,发前人所未发。艺术上,卢纶诗歌既有大历诗的典型特征,工于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却又能上承盛唐风气,具有开阔健朗的一面。五律喜首句入韵,特异于时人;惯用“流水对”法,颇见艺术功力。在唐诗由盛而中的转折时期,卢纶与其同时代的其他优秀诗人一起,为又一个诗歌高峰的到来积蓄了宝贵的创作经验。文中论述“流水对”的定名过程和盛行原因,不乏新的材料和看法;对于次韵唱和源头的考证,足以推翻成说。卢纶诗文在当时及身后几十年间饱富盛名,其文今已无存,诗集历经辗转,至清编《全唐诗》,在传世十卷本的基础上,续合散见于各处的诗作,共收诗三百四十首,《全唐诗补编》补收残句一联。论文第五章通过实际考察,理清了卢纶诗集的版本源流。附录部分,重点对《全唐诗》中重出的三十六首诗和《剑诗》残句的归属进行了考证;河北诗人司空曙、李端、崔峒、李嘉祐等皆大历诗坛之佼佼者,将学习笔记撺掇成文,权作卢纶研究背景的补充,为附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