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藤高明的外交思想及其实践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t1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藤高明(1860-1926)是活跃于明治后期与大正时代的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外交家,曾出任第4次伊藤博文内阁、第1次西园寺公望内阁、第3次桂太郎内阁、第2次大隈重信内阁外相,长期担任驻伦敦公使、宪政会总裁,并于1924年出任首相,直至1926年病逝。其政治外交生涯在日本的近代历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就其外交事业来说,一般来说,加藤高明的外交主张是日英同盟论和一元化外交。日英同盟是指在日本的对外交往中,采取亲英的姿态,作为英国的盟友来不断扩充日本在远东的权益和提升国际地位。一元化外交则就是指由外务省专管外交,元老、军部不得干涉。在加藤高明前期的政治生涯中,确实是为了日英同盟殚精竭虑。他不仅开创了日英深度交往的先河,同时在担任驻伦敦公使期间亲自主持签订了第三次日英同盟条约。但是伴随着一战的爆发,加藤高明借着日英同盟让日本也加入了战争,抢夺了德国在远东的地位,进而炮制了“二十一条”这一重要的方案,露出了全面控制中国的野心。为推进“二十一条”,加藤高明用尽百般解数,但却惹恼了强势的诸元老,同时也让欧美列强对日本大生疑虑。加藤高明的事业遂转入低潮,日本的外交形势也变得十分险恶。由于一战中加藤高明的外交带来的恶果,日本的外交逐渐向“协调外交”转变。至加藤高明出任首相时,他配合外相币原喜重郎积极推进“协调外交”,取得了一定的外交成果,然而未及两年便病卒于任上。本文根据史实,通过对加藤高明外交事业的梳理,评价了加藤高明在日本近代外交史上的地位。同时分析了这一时期日本政治外交形态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英语为母语的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病史采集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0月,选取经培训合格的4名英语为母语的SP(均为武汉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以陕北、晋西北为依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了晋绥根据地。在晋绥根据地,中共对外坚持持久的对日抗战;对内,中共对根据地进行了强力改革,在其内部引发了一场深刻的
本文主要研究了河东地区年节民俗活动、寒食、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中的体育活动,并对其存在规模、发展情况加以考察,比照民俗的变迁,挖掘出民俗体育这些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女子的教育,有关女教的典籍以及专门为女子教育编写的教材也随着中国古代女教的发展不断增多。中国古代女教的内容、途径、方式、方法丰富多彩,而通过传统历